双新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六优”原则,融合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让文明实践的志愿之光洒满双新大地。2020年,双新街“金牌”宣讲团被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和天津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2021年,双新案例入选中央文明办编辑的《建设文明实践中心怎么干》一书。双新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王胜利、“融艺学院”项目分别入选天津市2021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六个一批”先进典型,双新街道还入选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品牌团队1
双新街“金牌”宣讲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双新街“金牌”宣讲团2020年被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和天津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坚持三个有度、三个注重、三个到位,用“百姓话”全面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更多的人民群众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奋力在新征程上夺取新的伟大胜利。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创作《九个必须指航向》《百年庆典 伟大的党》《学习“四史”紧跟党》《同奋斗共小康》《绿色津南在启航》等宣讲作品300余篇,开展宣讲活动500余场,还编印了《“金牌”宣讲团》和《草根执笔者》作品集3000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融艺学院”用艺术惠及志愿者
  双新街探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打造居民“家门口的艺术大学”—“融艺学院”。“融艺”寓意“融合优质资源、艺术惠及志愿”,学员专门面向参与区域内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开设高大上、专业系统的文化艺术类课程,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教育服务,让爱心循环,为志愿者服务。2021年,“融艺学院”在“融”字上做足文章,采用“6+3”的教学模式,“6”就是每月6次文化艺术专项课程,运用“体系式”教学模式,首期班分为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声乐合唱、舞蹈形体、朗诵主持、模特表演六门专项艺术课程,师资均来自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教师,具有高级从业资历与获奖经历。“3”就是“融艺工坊”“融艺讲坛”“融艺研学”三类“单次课程”。2022年第二期,学院将专业课程增加到12门,丰富的课程安排得到了志愿者们的纷纷点赞。
       
品牌项目2
 
  • 手工编制党旗
  • 边疆红作品集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特长志愿服务分队手册
  • 融艺学院项目介绍手册
  • 坚持六优原则手册
  • 新薇家园剪纸
  • 昆香手工编织围脖
  • 欣盛社区作品
  • 金兴冰墩墩
  • 尚科书法
  • 万盈社区作品
典型展示1
双新街新尚园志愿者奉献队领队——陈慧
  新尚园志愿者奉献队领队陈慧,1月8日第一个到双新街尚科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报名参加“战疫”。因社区主任等5人均被封控在咸水沽,现场只有一名社区工作人员,面对具有44栋高层,将近4000居民的工作量,在志愿者和居民的信任下,他承担起了志愿者负责人的角色,从招募、分工、培训志愿者,到协调各方资源,从现场组织、贴码、扫码、答疑解惑,到入户核检、发放通行证、动员居民等,每个岗位都亲自落实,得到了社区和居民的一致认可。为确保高效有序组织核检,他制定了“五确定、两保证、一提示”志愿者工作理念,成立信息录入组、现场组织组、后勤保障组、机动组和宣传报道人员,带领102名志愿者,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双新街一家五口祖孙三代的志愿故事
  1月8日,天津疫情突发。双新街“金牌宣讲团”成员70岁的于曰兰当天就向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从1月10日津南管控区第二次核酸筛查开始,她就站在维持筛查队伍秩序的岗位上。无论白天黑夜,从凌晨到傍晚,于曰兰始终“陪伴”在筛查队伍的左右。王胜利是于曰兰的老伴儿,今年77岁,党龄37年。一个月前刚刚做了心脏支架手术,疫情发生后,他做好防护来到居委会“找事儿”干。正在天津师范大学读大一的外孙女李佳怡看着70岁的姥姥和77岁的姥爷热火朝天地做志愿者,深受感染,也加入志愿工作中,负责起登记、扫描身份信息的工作。于曰兰的女儿王倩也第一时间向社区报道,做起接听热线、登记信息、心理咨询的工作。王倩的丈夫李宝荣,自觉承担起了保障后勤的任务,时不时地烧热水,送给忙碌的志愿者。疫情当前,全家上阵。这样的故事在管控区里每天都在发生,他们牺牲小我,保障了社区乃至城市防疫工作的正常运转。
     
典型展示2
 
 
津南区委宣传部 津南区文明办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