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首页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天津志愿者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道德讲堂 未成年人 班级博客 论坛
 
  天津文明网 >  道德讲堂 > 国学
吕剧:深厚的文化沉蕴
2013-04-22 15:42

  1880年间,山东琴书传入广北地区,民间艺人争相学唱,以此作为谋生手段。

  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早期多由民间艺人在农村中传唱,始称为“小曲子”,后因其伴奏乐器主要为扬琴(早称洋扬),故被称为“扬琴”。后来,说唱山东琴书的民间艺人,进入较大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被称为“文明琴书”、“山东扬琴”等,至1933年始定名为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的音乐构成,包括了全国大部地区流行的著名曲调和来自“诸宫调”、“杂剧”、“昆曲”中的古老以及明、清以来当地流行的民间小曲。山东琴书早期是曲牌联唱体,所用曲牌多达二百余个,其中常用的主要有。梅花落”、“叠断桥”、“银纽丝”、“呀儿哟”、“太平年、“上河调”、“汉口垛”、“娃娃调”、“剪靛花”“点绛唇”等。后来,各路琴书逐渐以“风阳歌”、“垛子板”为主要曲调。间或插入其他曲牌。于是,牌子曲目多被口语生动、故事性强的书目所取代。在演唱形式上,也由自我娱乐式的“庄稼耍”,逐渐被对口搭档所代替。演唱时,两人搭档对口,或多人分角色演唱。以唱和说为主,以表演为辅,使人物形象逼真生动。这种唱、说及表演浑然一体的演唱特点。成为当时著名民间艺人时殿元等人,改坐腔扬琴为化妆演出,逐步发展形成吕戏的基础条件。

  山东琴书曲调优美悦耳,音韵婉转;用词造句俚言俗语,自然流畅、朴实风趣,乡土色彩浓重;书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群众所熟悉的历史故事,贴近生活,妇孺皆知,易记易唱也易于流传,能够普及。因此,山东琴书在鲁西南形成后,便迅速流传至山东各地。由于各地的语言、风俗人情、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特别是琴书艺人在演唱技巧、艺术风格及个人自然条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使琴书在山东逐渐形成了南路、东路和北路三大艺术流派。南路琴书主要流行于鲁西南一带,东路琴书则在广饶、博兴、昌潍和胶东一带流行.北路琴书主要流行于德州、惠民等地区。

  1886年后,山东琴书在广饶北部、东营区南部和博兴东部地区迅速发展;琴书艺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与外地艺人之间的交往亦逐渐频繁。至1896年,琴书已在广饶北部一带普及,学唱山东琴书者甚多。每逢农闲节日,或一家人搭档,或三五成伙,撂地演唱琴书者处处可见,可谓“村村听扬琴,妇孺皆会唱”。此间,职业琴书艺人纷呈,演唱技艺日渐精熟。其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名声最著者,当数张兰田、张志田、商秀岭、时殿元等人。

  油郭东寨村张兰田、张志田兄弟,是广饶北部一带的早期琴书艺人。约在1887年间,张氏兄弟曾到河南、徐州、鲁西南一带拜师学艺,带回“风阳歌”。其后,遂以“风阳歌”为基本腔调演唱山东琴书,颇有名气,对琴书艺术在当地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著名化妆扬琴艺人谭明伦,曾拜张氏兄弟为师学得“凤阳歌”,后以此调为基础创立“四平腔”。

  商秀岭,东营区西商村人,早期以演唱“四平调”而知名。1896年,他为了丰富自己的演唱技艺,曾几次到鲁西南一带学习研究南路琴书,与著名南路琴书艺人殷田昌、张鹤鸣相识,并结金兰之好,相互切磋技艺,共同演唱琴书。商秀岭悉心钻研,尽得南路琴书之精髓。在后来的演唱实践中,他将南路琴书中的风阳歌与所唱四平调,糅合创新,形成别具风格的琴书新腔,时称“新凤阳歌”,或仍被称为“四平调”。商秀岭用所创新腔演唱琴书,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当地名声卓著的琴书艺人。他曾组建过琴书班社,授徒商业兴(商秀岭之侄)、郭福山、李希哲、李金山等,成为东路琴书之奠基者。后由商业兴及其妻关云霞,在继承商秀岭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商派”琴书艺术,在山东琴书中独树一帜,流传至今。

  东营区时家村的时殿元,自幼以唱民间小曲讨饭为生。约在1887年前后,时殿元曾到被称为“戏窝子”的菏泽地区学习琴书演唱技艺。他在当地广采博取,学会了许多曲牌和琴书篇目,演唱技艺大进。1893年,时殿元与其徒弟崔心庆、崔心悦、谭明伦、武春田等组成山东琴书班社。因谭明伦当时只有13岁,取大人小孩同乐之意,故将班社称为“同乐班”。初期他们活动在广饶、博兴和惠民一带,后经常活动于潍坊、淄博和胶东地区,有时还远至东北的大连、沈阳和哈尔滨等城市。所到之处,受到欢迎,时殿元与同乐班名声日著。1896年,时殿元为进一步提高演唱技艺,只身到河南的开封、安阳一带边学艺边卖艺达半年之久。自河南归来后,时殿元的琴书演唱技艺渐趋精熟,逐步形成了自然洒脱、幽默夸张、注重形象表演的艺术风格。此间,慕名向时殿元拜师学艺者甚多。较有名气的除同乐班的组成人员外,还有宋立修、崔宝善、李老四、时秀章、时秀礼、张荣仲、张玉书等。

  时殿元天资聪颖,思路开阔。少保守,善改革创新。在艺术实践中,他在广泛吸收戏曲艺术成份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被人们称为“大角”。

  这个时期,时家村周围一带,出色的民间艺人如繁星密布,各种民间演出团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一带乡村,一时简直成了民间艺术的大摇篮,给生活在苦难中的农民群众带来了无限乐趣。

 
稿源: 东营文明网  编辑: 宋文婧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青年梦想家非遗"少年说"系列活动之老城厢非遗
·青年梦想家志愿者走进天津图书馆
·意式风情街上的“枫叶红”
·好人工作室继续履行承诺 让老人“顶上生辉”
·“党建+共建” 用劳动汗水致敬劳动节
·守护生命 “医”不容辞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津滨海公交推出特色婚车服务
·《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实施5周年:文明法规要遵守 文明实践我行动
·天津媒体评论:婚姻岂是过家家
·评论:高价彩礼不能总是“高高在上”
·逛天津动物园:听小喇叭广播 做文明游客
·天津宝坻区一对“95后”新人公交车当婚车 喜庆又个性
·[视频]央视播出“诚信之星”发布特别节目 天津金万昆事迹引发热烈反响
·天津媒体评论:“最美人墙”带来的反思
·天津媒体评论:以文化底蕴“出圈” 让津派文化绽放异彩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灯光秀点亮天塔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