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首页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天津志愿者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道德讲堂 未成年人 班级博客 论坛
 
  天津文明网 >  温暖天津文明风
津白衣天使四十多年援非:爱心接力 救死扶伤
2013-05-11 19:50

   5月下旬,天津第21批援刚果(布)医疗队即将光荣归来,第22批医疗队也将踏上征程。早在50年前,中国政府第一次向非洲派遣了医疗队伍,也从此开启了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历史。从1967年起,天津市先后向刚果(布)和加蓬派遣医疗队。在那片遥远古老的土地上,中国的医生带去了先进的西医技术、传统的中医药技术。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出现很多解除病痛后的笑容,当地居民看到他们会大声用中文说“你好”。他们用自己的付出点亮了非洲人的希望,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人性的光辉,搭起了中非友谊的桥梁,他们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与此同时,天津援非医疗队深入到那里,都要面临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例如战乱、疾病、艰苦环境,此外还要承受对家人的思念。然而这些并没有阻挡一批批医疗队员奔赴非洲的脚步,有些队员甚至两次、三次赴非工作。是什么信念让他们坚持下来?在他们的故事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没有上下班概念

  有病人就是工作状态

  援非医疗队队员都是从三甲医院抽调出来的比较有经验的医生,在国内,一个外科医生要做手术,必须形成一个班子,一个助手团队,在手术室有麻醉医生,有跟台的护士,下手术室以后由病房的护士把病人接回来,而医生只是做专一的医疗工作。在非洲就不一样了,所有的医疗器械不成系统,医疗团队完全靠医生自己的组合,医疗体系需要医生重新适应。比如,医护人员短缺,外科医生做手术时,妇产科医生、骨科医生要帮忙,放射科医生必要的时候也要上去帮忙。比如即将手术,手术器械要消毒,可是所在医院没有消毒锅,要到当地其他医院借用消毒锅。比如在加蓬,治疗是免费,但是药品、纱布都要病人自己去药店买。当地的医院和药店并不都是每天营业,而在非洲的中国医院每天24小时营业。当地报纸每周五都会刊登哪家药店周末值班,所以医疗队每到周五都一定要把报纸留好,还要了解全市药店的位置。加蓬药品为国家配给,但是供应量非常少,我国每年都会提供一些医疗药品援助,帮了很多忙,但是还有缺口。

  即便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医疗队员们依然通过自己的医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69年,援非医疗队在刚果为一位63岁妇女成功地切除了30斤的巨大肿瘤;2003年时,一名五官科医生将自己治疗中耳炎的专利技术带到了非洲,因为那里是热带,中耳炎的发病率很高也难治,等到他工作2年之后,当地的中耳炎患者少了很多;2009年,医疗队运用传统中医针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让一名因脑疾后遗症而瘫痪的加蓬孩子重新站立……

  援非医疗队员24小时都在随时待命,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上下班概念了,唯一的概念就是有病人和没有病人,有病人就是工作状态。有一次,援加蓬医疗队接收了一个在海边被狗咬伤的孩子。虽然路程很远有十几公里,中途还路过一个当地的大医院,但家属还是带着患儿直奔医疗队。那个孩子的伤口很深,都被咬烂了,一些队员本来在休息,但听到值班医生报告情况紧急,医生们马上从宿舍赶回医院,为孩子进行手术,清理伤口,缝合创面,注射疫苗,观察病情发展,直到孩子情况稳定。像这种工作状态队员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更没有任何怨言。累吗?当然累,条件也艰苦,但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在国内只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到了援外医疗点他们便有了一种责任感,他们是代表中国医务工作者为非洲人民服务的。

  截至2012年,天津市卫生局共派遣38批医疗队、合计1053名医疗队员赴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40多年来,共诊治门诊病人763万人次,住院病人52万人次,实施各类手术16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3万人次。这些年来,援非医疗队一直是在缺少医疗设施、缺少医疗设备、缺少医疗器械、缺少药品、缺少工作团队的环境下工作的。

  去过医疗队的人可能回来都有一种感受,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非洲情结。队员们通过援外工作,和当地人产生语言、文化、情感的融合,最终将个人的得失看得很淡了,医生们得到的回报是信任,对医生来讲这可能是最高的荣誉。曾经三次援非的天津医院副院长张玉新说:“一个病人到你这里看病,你给出的所有治疗方案他都无条件地接受,你征求他的意见时,患者会说‘你说怎样好就怎样’,我觉得这种信任不只是对医生的,他们信任的是中国。”

  硝烟战乱中的后方支持

  “我们的心愿就是他们平安归来”

  梁宗禹是天津市卫生局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从1996年开始,他正式负责援外医疗的组织与支持工作。几十年来,一批批医疗队从奔赴非洲到平安归来,他的心也一次次牵走又归来。他说:“我们的工作是为医疗队提供后援保障,尽量满足他们的生活工作需求。队员们远赴他乡,我们和他们的家属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他们能平安归来。”自从做了这份工作,梁宗禹和同事们最怕半夜接到来自非洲的电话,因为那肯定是医疗队出现了紧急情况,生死攸关。有一件事,梁宗禹至今记忆犹新。

  1997年6月,刚果内战爆发,当地局势陷入混乱,医疗队驻地房屋被严重破坏,医疗设备、药品被洗劫一空。“人呢?人怎么样了?”这是梁宗禹得知刚果内战消息后最担心的。接报后,市卫生局领导指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所有在外队员的安全,并且让梁宗禹和同事们24小时轮流值班,守着局里当时唯一一部国际长途电话。

  那个时候,通讯、网络都不发达,一个国际电话可能要半天才能接通,更何况是与战乱国家的通讯。一天后,从刚果大使馆传来消息,医疗队与使馆人员会合,已经撤离。梁宗禹记得当时办公室里已经挤满了医疗队员的家属,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没过一天,刚果又传来消息,有5名队员失踪了。梁宗禹已经记不起自己是如何将这个消息告诉那5名队员家属的,但是那一双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里的恐惧与担忧,他至今难忘。此后,每天都有队员家属来询问刚果的消息,然而十几天过去了,却没有任何关于失踪队员的消息传来。

  一天夜里,正在值班的梁宗禹终于听到了国际电话的铃声,电话里传来当时加蓬医疗队队长的声音:“刚果的那几个队员在我们这儿呢,他们都没事。”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如果不是半夜,梁宗禹真想立刻把这个好消息通知到每一位医疗队员的家属。

  佟玲是5名没有及时撤离的队员之一,她事后回忆说:“意识到发生战乱,医院已经开始骚乱,我们给病人换完药,马上集中在分队长身边听从指挥,统一行动。当时已经可以听到枪炮声越来越密集,我们发现去使馆的道路已经无法通行了,一些车辆都向市外方向疾驰。为躲避市区的混乱,大家决定到位于北部郊区的医院院长(当地人)家里暂时躲避。在出市区的路上,随处可见设置的军事障碍和武装人员持枪把守。大家快抵达时,突然出现两个持枪的所谓民兵,他们迎上前来很蛮横地让所有人下车检查,当时大家心一下凉了半截,因为他们不是正规军,不懂外事政策,管你是哪个国籍人,一概例行公事。辗转到了院长家,那是一个没水没电话的小村庄,地方很小,我们只能睡在屋外,白天苍蝇踪,晚上蚊虫叮,还要忍受酷热和恐惧。由于事发突然,队员一点儿饮食和衣物都没带,而院长家也没有多余的食品,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个香蕉充饥。几天后,我们想试着离开,刚一走出院子,一梭子弹就打在了我们脚下。大家只能继续这样熬着,直到当地政府军和反对派停火。后来,在当地维持治安的法国军人问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想到了天津在加蓬还派有医疗队,于是他们安排我们乘坐军事运输机离开刚果,转机到达加蓬,并通过加蓬大使馆与加蓬医疗队取得了联系。”

  梁宗禹说,无论从事业发展、薪酬待遇,还是家庭生活质量方面来看,医疗队员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做出了极大的牺牲,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援外医疗队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让家属放心。

  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疾病艰苦中锻炼出“全能战士”

  梁宗禹告诉记者,与战乱相比,疾病会给医疗队员生命带来更大的威胁,由于非洲医疗和卫生条件很差,如疟疾等热带病发病率非常高。比如当地自来水质量差,水源经常会携带虫卵、病菌,污水容易孳生苍蝇、蚊子,造成疾病传播。队员们都不在室外晾晒衣物,就是怕孳生虫卵。为此,每批队员赴非前,卫生局都会将防疫工作尽量安排周全,比如接种疫苗、提供消毒设备等。此外,当队员罹患恶性疾病,后方保障部门将“以人为本,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队员生命”。2005年,援加蓬医疗队队员曾宪津在工作时肾结石急性发作,在20个小时之内就出现肾衰的症状,情况非常严重,但是他又身在距离加蓬首都600公里以外的中加友谊医院,医疗条件有限。经大使馆、卫生部、市卫生局等部门紧急联系和安排,最终租用了一架私人飞机将曾宪津送往加蓬首都抢救,做血液透析,保住了生命,病情稳定后,及时安排他乘机回国,抵达国内当天就紧急手术,最终转危为安。每天都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治疗,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这就是医疗队工作的一个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医疗队办公室年久失修,漏雨严重。医疗队员正在工作,屋顶上的灯罩砰的一声就下来了,因为水积满了。有的医生看病时,时不时就要往旁边挪挪,因为原来那个地方漏水了,有时候一上午就得围着屋子转,最惨的只能在门口看病。有时,晚上来急诊病人时,却突然没电了,把汽车发动起来,用汽车的车灯照明给病人做治疗。

  张玉新说:“我第一次去加蓬时是32岁,出了学校门就进了医院门,做的都是局部的专业工作,在非洲工作2年之后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应变能力强了,在那里很多事都要你自己想办法,我使用的医疗设备坏过,生活用品像空调、冰箱、洗衣机都坏过,根本就没有维修人员,只有自己鼓捣。一次放射科的洗片机坏了,一看是主要部件的齿轮磨损造成的,想办法吧,把不是主要的轮调到主要的轮上,减少机械附属环节来保证主要环节,终于修好了洗片机。另外还有一个笑谈,医疗队有一个铝锅,队员每天用它来蒸馒头,这个铝锅漏了,你说怎么办,当地也没有合适的材料,总不至于回国买个锅来吧。后来我们找了一个易拉罐,铰成了相应的形状,两头都给锚固上,找点石膏粉调调就给堵上了,最后又换成了油漆加固,那个锅到我离开加蓬的时候还用着呢。”

  在非洲,处理任何小事都可能遇到大麻烦。而医生在患者面前不能表现出任何的无助不安,因为患者对你是非常信任的,可以说医疗队的工作已经超过医生日常工作的范围了,要处理业务上的关系,医生和患者方面的关系,要面对很多非医疗的因素。有一次加蓬当地一个海关警察来医疗队看病,没钱买药可是还病得特别重。也不能让他走啊。应该用3支药,医生们在队里给他找到了2支,后来又通过电话联系到一位手中有药品的黑人医生。但是不巧黑人医生没在家,于是医疗队开车先去接那位医生,再取药,最后总算把药凑齐了。还有一次,加蓬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肚子疼得受不了了,医疗队没有超声波设备,只能靠医生的经验来诊断。有句话叫内科怕脑袋疼,外科怕肚子疼,肚子疼的因素很多,先是了解情况,再做实验性的治疗,排除了胃炎和肠梗阻,是不是肿瘤就没有办法判定了。怕隐藏症状所以不敢用药,用中医针灸做一些辅助治疗,等病情逐渐平稳后,了解到他这是由当地的一种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张玉新告诉记者:“在非洲,人们的时间观念非常差,比如说我们去卫生部见部长或主任,从早上8点半能等到中午12点,他不来我只能起身回家,下午再去,有时候甚至要用一周的时间等他,这可以说是他们的常态。我们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工作的规律和节奏的,并在其中学会了适应。面对那里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你要主动去适应它,不适应的话什么也干不了。”

  为当地人服务,也为华侨服务

  条件的改善使工作做得更好了

  随着我国整个经济发展,医疗队的工作生活状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上世纪60年代,第一批援非医疗队的工作状态最艰苦,当地特别热,也没有电风扇,房子是用铁皮做成的,到晚上又闷又热还有蚊子,应对的办法只能拿汽油桶灌半桶水坐在桶里面。到雨季打雷的时候,好像就在头顶上打雷一般。上世纪80年代,医疗队宿舍变成平顶的房子,但是仍然没有节能和保温功能,灯泡用不了几天就坏了,这是因为屋顶的温度太高。如今医疗队生活条件好多了,宿舍里会配备电扇、空调。

  此外,通讯条件的改善也为医疗队员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上世纪80年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信件的往来总有一个极大的时间差。走国际邮政很贵也不太方便,队员只有让准备回国的人将信带到国内再邮寄。比如说队员在1日托人带一封信回国,那么亲属在15日至20日收到信,写完回信通过国际邮政寄到加蓬,当地邮政想起来了可能两三天就将信放到信箱里,要忘了的话可能就要8天到10天了。这样一个循环大概要一个多月,而在这段时间里,第二封信又会寄出,所以信里说的事老也对不上。因此队员哪天写的信,里面说的什么事情,都要做记录。到本世纪初,医疗队有了网络,虽然网速不太好,有时一封邮件上午发的下午又给退了回来,但总比以前条件好了。如今,网络条件就更顺畅了,网上聊天、与家人通话都可以,遇到疑难杂症,医疗队还可以及时与国内专家联系,进行会诊。

  张玉新向记者讲述了他3次远赴非洲的不同感受:“我三次援非都在加蓬,第一次去是在1987年,第二次是1990年,第三次是2003年。我第一次去非洲时,那里非常贫穷,城市的建设无从谈起,经常断电。没有排水系统,再加上高温,蚊虫泛滥,导致传染病。2003年再去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是在快速发展,同时加蓬的经济建设也在前进,他们的健康水平在提升。我第一次去的时候60岁以上的人是很少能见到的,因为他们的寿命比较短,那时一般60岁以上的病人已经几乎没有治疗的可能性了,而2003年时老年病人就有治疗的意义。这也就给医疗队的工作带来一个量和质的变化,在医疗环境仍然等同于过去的情况下,医疗需求增加了。现在的医疗队和上世纪80年代的医疗队相比,还遇到一个不一样的情况——中国人多了,上世纪80年代的加蓬,除了援外的工作人员和使领馆人员外基本没什么中国人或华人,现在有上千的中国人,所以医疗队也要为华侨华人服务。再有是为政府服务的需求多了,天津派遣的医疗队员不仅担任过所在国总统的保健医生,也用中医针灸先后为两国高层官员以及数十个外国驻两国使节治病。

  近年来,援外医生的工作水平也在多方面提升,在当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当地的百姓见到中国人都是主动问好,医疗队在当地也非常受尊重。2004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加蓬访问,把中加的关系推到了一个历史新高,亲身经历那时加蓬老百姓对中国人的友好程度,感觉就是中国强大了。今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刚果(布),我想那里的医疗队员这种感受应该更加强烈。”

  我们都体会到了当时白求恩的心态

  想给非洲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黄希如是即将启程赴非的第22批援刚果(布)医疗队队长,今年55岁的他第一次参加医疗队,面对非洲的生活,他首先要闯的就是语言关。年逾花甲要学习法语是非常困难的,有人问他:年龄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去?他说:“人总是要有一些经历才能体味出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天津援非医疗队前赴后继近50年,有些队员甚至一次次赴非,一定有什么吸引着他们。那里苦有多苦,好有多好,我希望自己能够感受到。”

  天津援非医疗队为什么能一代代做到今天?张玉新说:“我们小时候学过‘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当我们不远万里到非洲去的时候,真的体会到了毛泽东主席为什么写那篇文章以及白求恩当时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工作状态是相同的。在当地工作久了,对那片土地有一种情感,有一种情结,非洲人民的认可给予你的快乐是远远超过物质利益的。”

  如今,中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在传统的援助工作外,还在尝试进行一些突破,即从物资与技术的帮助转向管理理念与文化的渗透。让非洲派医疗人员来中国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形成信息的交流,这些不论对非洲医疗还是援外医疗都有潜移默化的帮助。最终能给非洲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才是每个援非医疗工作者的最大愿望。

 
稿源: 天津日报  编辑: 宋文婧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青年梦想家非遗"少年说"系列活动之老城厢非遗
·青年梦想家志愿者走进天津图书馆
·意式风情街上的“枫叶红”
·好人工作室继续履行承诺 让老人“顶上生辉”
·“党建+共建” 用劳动汗水致敬劳动节
·守护生命 “医”不容辞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青年梦想家第八季“让艺术照进山区希望小学”圆满举行
·铸魂育人的大先生 铺路架桥的实干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城大土木学院教授王海良
·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名单出炉 天津这些集体和个人获奖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将文明养犬落到实处
·城管青年,你的青春不一young
·综合执法岗位练兵系列活动之双新篇
·卫津荣耀·天津滨海职业学院逐梦星火团队开展“巧手慧心 丝网传情”益老志愿服务活动
·天津好人“扎堆”养老服务中心 街道举办公益服务“小微市集”
·纪念天津市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五爱”教育阵地建设推动会议召开
·每日新报评论:小长假开启 如花在野温柔热烈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