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集聚正能量 传递好心情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者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公益广告展播 公益广告看台 道德讲堂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班级博客
 
  天津文明网 >  道德讲堂 > 国学
天津餐桌上的老规矩
2013-10-25 09:13

  现如今很多家长头疼孩子吃饭,吃个饭家长得哄着追着。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事,那时候孩子吃饭没有追着的,而且吃饭时还有好多规矩得遵守。家里的老人把这些餐桌上的规矩和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划等号,所以那时孩子吃顿饭,管教的声音不绝于耳。

  盛饭别盛“饭疙瘩”

  添饭要说“长点饭”

  我出生在一个平常的老天津卫家庭,祖上就住在梁家嘴的后洼胡同,后来搬到河北陈家沟子,也没大买卖,只是一般小商人。所谓侯门深似海,名门望户人家是怎么活的我不知道,咱也不说那些离老百姓日常生活太远的规矩,就说说我们家这样小门小户的老例儿。

  过去有朋友亲戚来串门,都会被主家称之为“戚”(念“且”音),这个“戚”坐哪个位子是有讲究的。那时一般家里吃饭是炕桌,长方形的炕,桌是横在炕上的。一般坐时要按辈分坐,最重要的位子是人靠里、背朝窗户那个位置,尊者、长者坐在这,背靠窗户盘腿而坐,余下两边相陪。只有一个特殊,那就是姑爷。为嘛姑爷特殊?您听过老天津有一个民间顺口溜叫“四大舒服”吗?这“四大舒服”是坐牛车、放响屁、穿大鞋和到丈母娘家去。怎么到丈母娘家去,也算舒服事呢?这叫“小辫儿朝窗户——吃起来”,姑爷是门前贵客,来了当然要坐最重要的位置。

  宾主都依次落座后该盛饭了。以前盛饭都是孩子的活儿,哪像现在都是家大人给孩子盛。过去是孩子伺候家大人,现在都倒过来了。盛饭也是有规矩的,要先给客人盛,切记盛饭时不能有疙瘩、不能压饭,盛“饭疙瘩”是犯忌的。我就有过给客人盛“饭疙瘩”当着客人面儿受家长斥责的经历,我看着客人一边用筷子挑开疙瘩,一边为我说好话。事后家大人告诉我,老例儿说吃“饭疙瘩”容易有病不好痊愈,所以从那次起我也注意了。以后盛饭的时候用筷子先把饭打散开,然后盛一碗饭粒略高出碗边的“暄腾饭”。

  吃饭的时候,主人注意力不是在自己的碗里,而是在客人的碗里,上来菜先给客人捡。为什么说“捡”不说“夹”?因为是从鱼肉这样的大菜中,再挑位置好的肉给客人,这叫精中取精的“捡”。

  吃饭的速度也要慢于客人,为的是不让客人觉得大家都在等自己。客人一旦吃完饭,孩子们得赶紧要过碗来给客人添饭,但一定不能问人家“还要饭吗”,要这么问孩子就少不了一顿打,得说“长点饭”才显得懂规矩。

  捡菜用筷规矩多

  摔舔咬筷不雅观

  下面说说吃饭时用的这个筷子。我家每到过年都会买一股筷子,讨个来年吃喝不愁的彩头。筷子要轻拿轻放,放筷子有声响,视为“摔”。这可是大事,大人摔筷子,是发脾气要打架,小孩要是摔筷子准挨打。

  拿筷子没有说怎样拿是绝对正确的,只要熟悉了,夹上菜来就好。但有几种拿法是不行的,大人从小就教用筷子不能挑着食指或挑着小拇指,老例儿说这样把饭都支出去了,穷命。还有不能用筷子指人,不能“过境”夹菜,要靠自己这边夹。夹有汤水的菜时,要把碗靠上去,不能“拉拉”一道儿。一家人吃饭要由长辈先下筷子,端上最重要的菜时也要由长辈先下箸。

  在客人说话时,要放下手里的筷子,眼睛看着客人。筷子要放在碗旁边,不要放在碗上,放在碗上意思是“不吃了”,如果不愿意放在桌上,可以架在碟子边儿上,但一定不能把筷子杵在碗里,这可是犯大忌的,老人看到一定会大怒的,因为这和给死人上供的五谷罐相似,很不吉利。

  另外吃饭时也不能咬着筷子,不能用牙来调齐筷子,不能用筷子剔牙,不能嗍筷子,不能用舌头擦筷子。当然要是用嗍完的筷子给客人捡菜就更不应该了,即使那时的卫生标准和现在不一样,这样的行为也是犯忌的。如果筷子在用时没对齐,要用碗边或者用怀碟戳齐。有人喜欢在选菜时,用舌头和筷子做“互动”,这也是不雅观的。我的奶奶在老城里长大,谁家来人,她一看吃相,就能把这个人的品行教养说得七七八八,还别说每次都挺准。

  吃饭按层别“刨坑”

  规矩繁杂但别丢

  以前吃饭还有一些小细节:把碗送到嘴边时,注意是端着碗,不是托着碗,一般要饭的才托着碗。端碗要身子前倾,不要低头就合碗。吃饭要有吃相。吃饭时嘴不能出声,“吧唧”嘴和扒着吃都不行。人家要给你捡菜时要客气,要尽着怀碟里的菜吃。吃饭时一层一层往下吃不要“刨坑”,嘛叫“刨坑”?就是一边饭还满着呢,另一边都吃到底了。因为过去土葬埋棺材前,先要刨坑,所以这种吃法不吉利。

  以前吃到沙子是常有的事,吃到沙子时,得一点一点地漱出来,要是漱不出来,干脆就咽下去,那年月老人要是看见你吐一口饭会心疼。如果吃东西时不小心塞了牙,那时一般家庭里都没有牙签,就掰根洋火棍儿剔牙,剔的时候要挡着点嘴,剔除的牙慧一定不能放回嘴里嚼几下再吃下去,这会让人家觉得不舒服。

  要是在别人家做客,吃完饭放下碗,把筷子放到碗上,让长辈慢慢吃,说自己吃饱了,还要夸奖几句,然后迅速离开桌子,给人家放开吃的机会。有时这一桌人就盼着你赶紧吃完,特别是孩子,看见好吃的不敢吃,就等着“解除警报”。

  在我家还有一个特殊待遇,当客人一放下碗,我父亲就会把一个热手巾递到客人面前。那手巾热得烫手,我父亲是捏着手巾角,用暖壶水往上浇的。热手巾擦完脸和脖子,擦去赶罗出来的汗,那叫一个舒服。

  说了这些老天津卫餐桌上的规矩和习惯,想来还有很多遗漏,可能有的年轻人看了会有点怵,“这还让人活吗?吃个饭这么多事”。其实想想说起来多,要是从小就这样,倒也没有感到有多大拘束。要说这些老东西还有用吗?我觉得有用,虽然现在有很多东西都被“破除”了,但你要是懂这些,按照这些去做,至少不会让人觉得没修养没教养,老百姓的教化和规范不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吗?民风、民俗是承载百姓生活精神主体,这些繁琐的规矩,是百姓平民对自己做人的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没了规矩,事儿就大了。

 
稿源: 今晚报  编辑: 谢小燕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青年梦想家非遗"少年说"系列活动之老城厢非遗
·青年梦想家志愿者走进天津图书馆
·意式风情街上的“枫叶红”
·好人工作室继续履行承诺 让老人“顶上生辉”
·“党建+共建” 用劳动汗水致敬劳动节
·守护生命 “医”不容辞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青年梦想家第八季“让艺术照进山区希望小学”圆满举行
·铸魂育人的大先生 铺路架桥的实干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城大土木学院教授王海良
·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名单出炉 天津这些集体和个人获奖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将文明养犬落到实处
·城管青年,你的青春不一young
·综合执法岗位练兵系列活动之双新篇
·卫津荣耀·天津滨海职业学院逐梦星火团队开展“巧手慧心 丝网传情”益老志愿服务活动
·天津好人“扎堆”养老服务中心 街道举办公益服务“小微市集”
·纪念天津市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五爱”教育阵地建设推动会议召开
·每日新报评论:小长假开启 如花在野温柔热烈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