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者平台·新闻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公益广告展播·看台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班级博客
 
  天津文明网 > 温暖天津文明风
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园丁倾心浇灌迟开花朵
2014-06-02 09:26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图片为老师陪孩子们在感官统合教室做康复训练。记者常朴摄

  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康复部”有一群身怀绝技的老师,他们守护的孩子90%以上都是1-7岁自闭症患儿。不同于普通的幼儿园阿姨和阿舅,他们需要为这些孩子自写教材,自己摸索教育方式,康复他们的社交能力,最大限度帮助他们融入普通孩子的成长环境,并身兼教育者职责,帮他们克服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困难。

  “教师队伍人员不够。”校长赵明珠告诉记者,学校的教师队伍虽然优秀,但已超过负荷运转。没有足够的师资,只能让需要入学的孩子们排队等待,这样才能确保康复质量。

  被列为全国自闭症定点康复中心之后,学校扩大了原先的课程范围,设立了多感官、感觉统合、家政室、康复训练室、个训室、情景模拟等20多间专用教室,用于教程改革后的实践,戏剧、绘画、音乐、感觉统合,语言沟通课程逐一开始。与此相对应的是从天南海北招募到的一群身怀绝技、吃苦耐劳的特殊园丁。

  特教园丁有未来梦

  学前康复部上课最多的老师一周要上24节课,这些课程分为集体课、小组课和特训课,形式有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属常规的康复训练,此外还要带康复状况良好的孩子去普通幼儿园与那里的孩子一起玩耍上课,进行“融合教育”。

  26岁的冯锡莉和24岁的张玉如两位老师都有自闭症康复机构的工作经历。两位老师认为,康复机构短期、费用高昂的特性,使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急于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难免拔苗助长。

  “学校里进行的是长期教育,从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习惯培养、生活自理入手。机构是短期出效果,但要看孩子处于哪个发育阶段,有的时期不应该发展语言,应发展与人接触。但进了机构后,往往用几个课时让不说话的孩子勉强发音,家长当时认为这是好的,但过后会引起孩子的情绪行为,回家后一段时间才会发现。逼孩子说出来的话,往往是鹦鹉学舌,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冯锡莉老师说。

  冯锡莉是东北人,毕业于南京特教师范学院。选择专业之初,幼教、特教都报了名,最后学习了特教自闭症专业。来到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后不到一年,学校开始创立学前康复部,来到这里的小孩子越来越多,每个孩子特点、性格都不一样,这并没有给冯锡莉带来过多的压力,相反带来了很多惊喜。“自闭症孩子,一人一个样。”

  毕业于邯郸学院特教专业的唐山姑娘张玉如原来在专门做语言训练的康复机构当老师,目前在特殊教育学校仍教语言训练课程。为了编写教材,她除了应用上学时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更新国外翻译材料,将这些收集起来,结合在国内的培训积累沉淀。

  与康复机构的急于求成不同,冯锡莉、张玉如和其他老师们主张先对每个到校的孩子进行评估,将长期目标相同的孩子分为一组,他们将来可以一起上集体课。再给孩子划分出合适的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基本上一个孩子一个样,因此在集体课后还有几个孩子的小组课,最后还有单独孩子的个训课。

  孩子冒话万分惊喜

  采访当天,校长赵明珠告诉记者,今天让她最高兴的事情是一个孩子,在早晨看到她时主动来拥抱,并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冯锡莉说,她教了2年的一个孩子,突然冒出的一句话,虽然只有三个字却让她惊喜万分。“我当时抓着他的手,他一抬头,对我说了句‘放开我’。当时开心得不知道怎么形容。”因为这样的语言是有意义的交流,不是鹦鹉学舌。自闭症的孩子容易重复机械没有意义的话,并形成刻板行为。让孩子主动交流,就是老师们最希望取得的教育成果。

  除了孩子,家长也经常带给老师们感动。看到老师每天超大的工作量,觉得老师辛苦,不够用,有些家长就来校长室问,“需要我们给市长信箱写信吗?我们想帮学校多申请几个编制。”由于孩子生活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自理,陪伴的家长要一直在身边照顾,他们下课帮助擦地,音响坏了主动拿去修,把学校当成大家庭。

  “我们和正常的老师不太一样吧。老师和孩子其实会互相影响,当特教老师会越来越简单直接,容易满足,我同事说我现在笑得越来越像圆圆了。”圆圆是个2岁半,体重却达到25公斤的小胖妞,特别喜欢吃东西。张玉如找到了这个兴趣突破口,就以此诱导她语言交流。张玉如说,“自闭症孩子每一个都不一样,关键就是通过每天都密切相处找他喜欢的,术语叫做‘强化物’,找到了就打开了和他们交流突破口。”

  家长要早过面子关

  “有些家长可能是太好面子了,比如一个5岁的自闭症孩子妈妈,本身问题很多,一直在外人面前掩饰孩子的自闭症,到控制不了的时候,才送到学校来,这时很多习惯已经养成。如果5、6岁之前矫治不过来,就可能一辈子纠正不过来了。

  因此自闭症孩子的家长的态度很重要,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教育越早越好。2013年9月送来的一个2岁半的小朋友,现在已经到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了,未来可以去普通小学读书。虽然看他的行为有一点奇怪,但将来他可以搞科研、可以做学者,从事一些没有太多社交的工作会做得很好。”冯锡莉说。

  “有个爸爸,从来没听到过孩子叫他。有一次带孩子上课时,他出去取东西,正在自己玩儿孩子发现了,于是转身叫了一声爸爸,当时那位家长就哭了。”张玉如说,自闭症孩子家长这个群体其实也很需要关注。学生家长组织了qq群,会在里面发一些孩子完成的作业,晒自己和孩子的照片。不少家长来的时候很抑郁,现在慢慢变得喜欢把孩子带出去,再也不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同时也发现,其实外界对这个群体并非想象中那般歧视。

  阿舅教育优势明显

  和冯锡莉一样毕业于南京特教学校的音乐教育老师周鹏程今年26岁,同岁的刘永才老师毕业于天津体院特殊教育专业。幼教行业男老师缺乏,连普通幼儿园都是常见阿姨难见阿舅,他们却承担了教育这群特殊孩子的职责。“当时周鹏程头发是锡纸烫还是黄头发,局长不要,但我坚持要。”校长赵明珠说,当年和她一同去招人的教育局负责人和她意见相左,但她认为这个有个性的男孩有想法,力排众议将他招入麾下。

  今年,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与天津音乐健康学会合作,建立全国首家自闭症音乐康复科学研究中心,周老师从三大音乐体系中总结的一套教育方法也应用到实践中。它能够使孩子集中注意力,主动聆听音乐,逐渐感受音乐的情绪,学习唱歌增进表达性语言与词汇认知能力的训练,通过演奏、舞蹈等形式培养与团队的交流能力、肢体动作协调性等。

  自闭症的孩子往往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或多或少面临情绪问题。负责绘画艺术治疗课程的刘永才更关注引导孩子情绪,在刘永才眼中,这些情绪都能通过绘画表达、宣泄。他尝试用绘画帮助家长锻炼和孩子的沟通能力,引导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如果家长不改变,孩子就改变不了,孩子的情绪和家长有密切关系。”

  作为为数不多的阿舅,他们认为,男老师在学校里还是有些自身的优势。“有个单亲的女孩子,爸爸常年在外出差,看到男老师就害怕,一年多之后,会主动牵着我的手。”周鹏程对此非常骄傲,“还有个男孩性格有些‘暴力’,很多女老师非常头疼,但由男老师上课时,往往表现得就比较乖。”刘永才补充说。(记者杨雪菲)

 
稿源:渤海早报  编辑:谢小燕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世界读书日 青年梦想家志愿者走进天津图书馆
·健康宣讲进校园 为健康成长护航
·青年梦想家油城首秀 二号院小学师生让爱扬帆
·“热血”暖津城:孙德泓和他的农民献血队
·天津动物园饲养员张新跃:我在猴山当段子手
·道德课堂——致敬道德模范 传承榜样力量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卫津荣耀·中华剧院挂牌仪式成功举办
·卫津荣耀·中国民航大学蓝色天梦志愿者团队发布《志愿者服装使用规范》
·2024年“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公益宣传片
·2024年“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公益广告(横版竖版)
·天津河北区首家24小时户外劳动者驿站落户昆峰里小区
·代秋影: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与治理建议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文明旅游倡议书
·天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召开
·天津媒体评论:黄河剧院门口的一场循环市集 换来什么
·天津媒体评论:禁止大学宿舍装床帘 隐私和安全如何平衡是个问题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