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公益广告展播·看台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天津志愿服务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好人榜
天津孝老爱亲好人(2016年3月) 陈秀兰
2016-04-01 14:43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因为一次意外的事故,丈夫摔断颈椎瘫痪在床。面对只有一颗头会动的丈夫,她不离不弃。36年的坚守,她用单薄的肩膀支撑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家。一万一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从年轻到白头,她用女人的坚忍和付出诠释了“一路有你”的艰辛人生。

  飞来的横祸打乱了他家的幸福生活

  1969年秋的一天,宝坻区史各庄镇杨辛庄村的王桂珍家中一片喜气洋洋。王桂珍用自行车把同村的女孩陈秀兰驮回了家,在毛主席像前三鞠躬,一个颇具时代特征的简朴婚礼就算完成了。婚后的生活,夫妻间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先后孕育了两个儿子。王桂珍宝坻高中毕业,聪明好学,凭自己的才能很快就有了一份供销社的工作。陈秀兰在家相夫教子,小日子虽然不是很富裕,却也充满了温馨与祥和。

  1980年夏天的一个午后,吃过饭的王桂珍骑着自行车去供销社上班。天很热,白花花的太阳照得他睁不开眼睛,让他有了片刻的眩晕,连人带车摔进路边一个小渠沟里。正在村里布厂干活的陈秀兰,听到王桂珍挨摔的消息,匆忙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村里人一起把丈夫送到了医院。从县城医院转到市里医院,再从市里医院返回县城医院,后又辗转到北京的大医院。最后,在乡里的医院住了下来。两个年幼的儿子,一个跟着奶奶,一个跟着姥姥。陈秀兰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刚刚三十岁的丈夫,会因为摔断颈椎一辈子躺在床上。她在医院苦苦守了整整一年,她天天为丈夫默默地祈祷,她多么希望丈夫能重新站起来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可是丈夫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希望的烛火一点一点地变弱。医院的丈夫告诉她,凭现在的医疗水平,要治好王桂珍的病,已经没有可能了。万般无奈的陈秀兰,眼里含着泪水,把丈夫拉回了家。从此,家里炕角的一个位置便永远被只有一颗头会动的丈夫占据了。当时大儿子小东只有10岁,二儿子小海还不到8岁。

  丈夫要照料,孩子要抚养,六七亩地要种,但是丈夫的治疗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日子要过下去。没有选择余地的陈秀兰,咬紧牙关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夜里,每隔两三个小时陈秀兰就要起来一次,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给丈夫翻身、垫身。早起,给孩子和丈夫做好饭,喂完丈夫,然后一个人扛着锄下地干活,侍弄家里的几亩庄稼。播种、浇水、除草、施肥,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她忙得像一只旋转的陀螺,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当夜色袭来时,陈秀兰伸手捶打几下酸涩的腰身,就着黯淡的灯光,给儿子缝制衣服和鞋子。

  丈夫的身体不能排汗,天气一热浑身就燥热难忍。陈秀兰去县城赶交流会,花70块钱给丈夫买来一个小台扇。又用卖猪仔的钱给丈夫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电视机买了,看电视却成了问题,这时,聪明的王桂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炕上放一个凳子,将一面镜子支在凳子上,这样,他从镜子里就可以看到图像了。秀兰有事出去的时候,电视机就可以陪伴丈夫了。

  为了这个家,吃苦受累她都认了

  为了改善家境,陈秀兰从妹妹家抱来了一只母猪仔。母猪到了育仔期,她跟邻居借来一辆双轮车,拉着母猪到十几里外的兽医站去“打圈”。听着双轮车吱吱扭扭远去的声音,丈夫王桂珍的心好痛好痛,这个活儿本来是男人干的,可现在的他只能躺在炕上什么也干不了,想到这些,不知自己偷偷的哭了多少回,留了多少泪,他心疼妻子的劳累,同时又是妻子的勤劳,无微不至的照料,增加了他坚强活下去的勇气。

  一天夜里,陈秀兰一个人去浇地,地没浇完,天上打起了雷,瓢泼大雨随后而至。为了防止浇地用的电机被雷电击坏,要卸下来。可秀兰一不懂电,二也搬不动。没有办法,她顶着雷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回村里,把好心的村民敲起来,跟着她到地里把电机卸下来。水鸭子一样的秀兰在进自己的家门之前,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她不愿意让丈夫看到她的无助,不想让丈夫为她担心。冬天,秀兰半夜起来去和姐夫到县城排队买煤,她骑着自行车,姐夫套着马车。买完煤,把煤装在马车上,秀兰顶着西北风,急忙往家赶。她心里想着炕上的丈夫该饿了,该翻身了。想到这里风再大,身体再累也挡不住她回家的身影,丈夫不是躺在炕上,而是躺在秀兰内心最柔软的一个地方。

  我要在精神上为她分忧

  王桂珍头脑很清醒,他太明白对他而言,怨天尤人、厌世绝望等等不良的情绪,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让家庭气氛更加沉重。他要做的,而且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尽量少地给家里添麻烦,用精神撑住这个家,便是对妻子最大的疼爱。

  在寒冷的冬天,王桂珍每天早上让妻子喂他一口白酒,增强了御寒能力,防止感冒。再好吃的东西,王桂珍都不会多吃一口,他怕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只要不是太渴,连水都很少喝,尽量不给妻子找麻烦,妻子太累了。

  就这样,秀兰陪伴着丈夫,每天擦澡、翻身、喂饭、接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春夏秋冬日夜不离的陪伴,夫妻两个在相互支撑中度过了32年的寒来暑往。

  36年“陪龄”的小台扇,还有靠墙的几节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留着深刻岁月痕迹的躺柜,家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他们的日子还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推荐单位:宝坻区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下载志愿天津APP

 
稿源:天津文明网  编辑:李悦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道德课堂——致敬道德模范 传承榜样力量
·养老院里欢乐多 众人高唱社会主义好
·天津非遗少年说
·探访天津黄河医院安宁疗护病房:让生命留爱不留憾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新报为外卖哥肖明颁发特别奖
·送餐途中灭火 外卖有了“英雄味道”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津媒体评论:别让孩子因父母离婚受到二次伤害
·天津召开“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家智库座谈会
·天津媒体调查:“蹭老式消费” 年轻人为何这么喜欢
·[视频]天津市道德模范回江涛:公交头等舱 十年雷锋路
·“天津城市文化特色与精神气质”研讨会征文
·[视频]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在津开幕
·[视频]天津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
·[视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团来津考察
·2024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京召开
·[视频]天津第七届全民广场舞大赛首场海选举行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