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公益广告展播·看台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天津志愿服务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好人榜
天津孝老爱亲好人(2017年3月) 杨伊丽
2017-03-14 10:29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杨伊丽,女,1955年生,和平区五大道街育文坊社区居民。王凤英曾在杨伊丽家中当保姆十余年,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三十多年前,当得知王凤英的老伴和孩子相继离开人世后,杨伊丽便将孤身一人的王凤英接回家中,承担起了照顾她的责任。多年来,杨伊丽不仅悉心照顾王凤英的饮食起居,更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即便自己已年过花甲,杨伊丽依然坚持照顾着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直至2015年老人去世。

  杨伊丽,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和平区五大道育文坊社区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杨伊丽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王凤英直至103岁高龄。而王凤英并不是杨伊丽的亲姨娘,而是家中曾经的“保姆”。

  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杨伊丽的母亲怀孕准备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因为夫妻俩工作都很忙,于是决定请一个保姆,35岁的王凤英由此来到杨家。父母当时工作繁忙,没时间照管孩子,从此王凤英照顾杨家一家大小。自从进到这个家,王凤英就勤勤恳恳的照顾这一大家子人。除了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起居,还给孩子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从来不分主仆,不分彼此。虽说是保姆,但王凤英却把杨家儿女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对待。杨伊丽是家中最小的女儿,直到读初中,王姨才离开杨家回家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凤英的老伴和孩子一一离开人世,对当时已经65岁的她来说这就像天塌了一样。王凤英没有收入,也没有任何房产。杨伊丽一家闻讯后立即来到老人身边,对老人许诺说,“王姨,以后你就跟着我们,只要有我们一口饭,就有你一口。那一年,他们把王凤英接回家,一起住进现在的房子里。为了让老人开心,那年过年,经济困难的她们带老人去照相馆花了100元照了一张全家福。

  从此,杨家人与王凤英同住一套房子,同一张桌吃饭。杨伊丽父亲去世的早,母亲与王凤英一起生活,也算互相做伴,两人从没有红脸的时候。通常,每天晚饭后,两位老人一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由于王凤英没读过书,对一些国内外的事弄不太明白,杨伊丽母亲就一边看,一边耐心地给她讲解。其情其景,其乐融融。经过几年努力,杨伊丽夫妇俩终于完成老人的另一个心愿,把王凤英的户口落到自己家里来,让老人真真正正的成为了杨家人。多年来在杨伊丽精心的照顾、关心下,王凤英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天王凤英看到不是女儿胜似亲生女儿的杨伊丽为她忙里忙外,一脸的汗珠,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作为普通家庭的杨家,杨伊丽和丈夫都已退休,整个家庭的收入也不过5000元,杨伊丽不仅要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更要拿出一部分照顾王凤英的生活。因年老多病,王凤英住院了。医药费金额较大,都是家里兄弟姊妹一起凑的。住院后日常照料的重担又压在了杨伊丽的身上。王凤英病情严重时不能自理,杨伊丽怕王凤英生褥疮,每天都坚持给她翻身、擦身换衣,虽然王凤英瘦弱,但是杨伊丽也是60多岁的老人,每次给她翻身、擦洗过后都要休息很久才能缓过来。有时忙不过来,丈夫和女儿都会帮忙。怕住在医院的王凤英吃饭吃不好,杨伊丽就趁着兄弟姐妹在医院照料的时候回家给她做饭。每天都是家和医院两头跑,一个多月下来,杨伊丽瘦了十几斤。连住在一起的病友听说她们不是亲人,都不禁为杨伊丽竖起大拇指。病友们总在说:“杨伊丽一家人心眼真好,不是儿女却比亲生的还要亲。”也有病友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儿子都指不上,更何况是外人,真是不简单!”自从王凤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回,杨伊丽就开始格外注意王凤英的身体,还经常打电话问社区医生这个年纪在饮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平日里,只要发现王凤英稍微有一点儿不对劲,她就会慌忙给哥哥姐姐们打电话。

  转眼间,王凤英已过百岁。随着年龄增高,王凤英的心态变得像小孩一样,每天午觉后还会想要吃点零食。杨伊丽常常会买一些水果,小蛋糕之类的给老人备着。逢年过节,杨家兄弟姐妹们都会为王凤英买很多礼物,可王凤英就是舍不得穿。无论买什么礼物,都是母亲粟廼珍一份,王凤英一份。每天下午如果天气晴朗,杨伊丽和丈夫张炜就会推着两位老人在院子的花园里坐坐。老人出门就跟小孩一样,喜欢东看看西看看。“这是我的妈妈们。”杨伊丽总是这么向邻居介绍老人的身份。杨伊丽的几个兄弟姐妹虽然不能经常在老人身边,但也都在心里牵挂着王凤英。

  杨伊丽住的是爸爸留下的两层小楼,原来只在周六这天才统一提供热水,从那时候起,杨伊丽就雷打不动地每周给王凤英洗一次澡。二楼浴室在王凤英卧室对面。因为王凤英岁数大了,每次给她洗澡时杨伊丽都特别小心。为防止王凤英摔跤,她特意买回防滑垫和防滑拖鞋。王凤英坐在板凳上,杨伊丽一点一点地给她洗头、搓澡。上了年纪的王凤英,身体越来越瘦小,杨伊丽也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擦洗。每次洗完澡,王凤英都高兴地抿着小嘴说:“真舒服!

  如今杨伊丽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依然坚持照顾患病的“保姆”,这根紧绷30多年的神经没有一刻放松过。街坊四邻对于杨伊丽这样的对“保姆”的不离不弃也是津津乐道。邻居们有人问过她:“这么多年你就不累吗,这么沉重的负担就没有想过要放弃?”她总是很平淡地说:“照顾好王姨,不仅是我父母的愿望,也是我们兄弟姐妹们的责任,她在我们心目中跟母亲一样,以前她把我们辛苦拉扯大,我们一定要给老人家养老送终。”杨伊丽这么说她也是这么做的。数十年如一日擦屎端尿,直到2015年王姨离世,享年103岁。

  推荐单位:和平区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下载志愿天津APP

 
稿源:天津文明网  编辑:宋文婧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最后的告别书 也是一种生命教育
·天津媒体评论:为地铁“可以携菜筐”点赞
·26号就是林古里社区“老人节”
·小小善心之举暖人心
·外卖员抽搐摔倒 天津民警化身“外卖小哥”
·天津“90后”红娘眼中的中老年婚恋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津刘春慧、孙明胜入围“中国网事·感动2024”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 快来投票
·[视频]天津和平区盘活五大道唯一中式庭院蔡氏家祠
·天津媒体评论:一边火热一边倒闭 社区食堂需要精准布局
·天津河西区桃园街道:绘制服务地图 完善便民生活(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天津红桥区桃花园社区:网格群里集民意 件件回应办实事(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视频]天津:陈敏尔张工调研盘活存量工作
·评论:将文明行为内化于心 不能仅靠“奇葩标语”
·中药学院梦源公益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大型公益活动志愿服务
·天津快板:清明更“清明”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H5:倡文明新风 促文化传承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