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公益广告展播·看台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天津志愿服务网
 
  您当前的位置 : 温暖天津文明风
关注贫困母亲:郜书红 为爱守寡
2017-03-22 10:43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开栏语

  母性慈悯如春风,母爱温煦如春晖。春风春晖,抚育了我们,滋养着我们。儿女成长,家庭和美,社会和谐,全赖母爱调谐。我们每个人都该以儿女之心,敬奉自己母亲,敬奉天下母亲。母亲好,家庭才好,社会才好。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让母亲享有回报享有幸福的社会。本着对母爱的敬奉之心,天津市妇联、天津日报社、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于早春之际,联合在《海河之声》版推出《关注贫困母亲》报道救助活动。本活动将倾情关注那些孤贫母亲、单亲贫困家庭母亲,还有那些独立担当家庭社会使命的母亲,力图协同政府、媒体、企业乃至社会的“寸草之心”,回报母爱“三春之晖”。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救助思路,对那些有自立能力的贫困母亲,本活动将通过帮其就业、创业等方式,促使她们获得挣脱困境、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

  苦难当头,含泪笑对

  不堪贫病,丈夫跳河西去;大病压身,女儿嗷嗷待救;无业无产,小摊难抵饥寒……谁料至柔者却至刚,至弱者却至强。弱女子郜书红初心不改,来者不拒,什么痛呀、苦呀、难呀,一并都担承下来了。“你看,我这孩子多懂事,多耐人!”泪在眼里打转,可她偏偏笑了,笑退了满眶满心的悲苦。

  这天是“三八”妇女节,记者凌晨4点多起身,5点多赶到红桥区西于庄时,郜书红的早点摊上,大饼鸡蛋早就热气腾腾的了。

  天黑风冷,万物沉睡,安静得有点儿凄凉。一辆推车,一盏灯火,一个煤气炉,一位摊着大饼鸡蛋的红脸蛋女子,却把这寒夜烘暖了。赶早奔命的人,一个个来这里添补热量、能量。而摊主郜书红,就这样一点一滴积攒着给女儿的看病钱活命钱,积攒着那一抹似有若无的念想。

  丈夫熬不下去,走了九年了。三千多个晨昏之后,郜书红还熬着,熬着这盏灯,熬暖这个家,熬亮每一天……

  熬过寒夜是暖阳

  6点刚过,食客见多,郜书红忙不过来了。“妈,我来!”一个小身影贴地跑来,抄起长勺子,就去搅拌大锅里刚刚熬开的豆浆。这就是郜书红的宝贝女儿,这就是她活着熬着的理由。小刘莹自小得了不长个的怪病,13岁了,身高才一米,走路一晃一晃的,看着让人心疼。孩子怪病压身,却很是懂事,每天上学前都来帮妈妈打理生意。“她生得小,可谁也别小看她,人家样样都要强,还是天津市十佳少年呢。”做妈的这一夸,大家纷纷对这“袖珍女孩”行起注目礼。

  女儿6个月的时候,就不长个了。两口子带着孩子跑遍京津各大医院,最终确诊:孩子得的是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即便每月花几千元注射生长激素,也只能缓解孩子疼痛,像正常孩子那样生长发育是断不可能了。丈夫担不住这劈头大难,得了脑栓塞,自此没了劳动能力。夫病女残,屋漏窗破,西于庄这处穷巷破屋里,就剩下一个弱小女子遮风挡雨了。那一年,郜书红33岁。

  托人做了一辆手推车,郜书红去卖大饼卷鸡蛋了。起早摸黑,餐风饮尘,每月也只能挣一千多元。为给丈夫女儿攒钱治病,郜书红连自己摊的大饼鸡蛋都不舍得吃,就着风尘,啃着最便宜的馒头咸菜,且每天只吃两顿。直到今天,日夜劳碌的郜书红依然是一天两餐。“习惯了,想多吃也吃不下了。”可丈夫要治病,女儿要打针,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钱,撒芝麻盐都不够。只好把西于庄那间破屋的房契押给朋友,借钱给父女俩治病。实在凑不上钱,就给孩子断了针,只给丈夫治病。丈夫不干,郜书红哄他说:“你站起来,我们娘俩就有依靠了。”可是欠债十几万了,丈夫还是站不起来,女儿的症状也越发显眼了。

  “一个大男人,养活不了老婆孩子,还这样拖累她们。”丈夫绝望了。郜书红嗔怪道:“说嘛?咱是一家子,我是你女人,有你拖累着,我乐意!”

  可丈夫还是不忍再拖累娘儿俩了。9年前12月的一天,丈夫拖着病体,翻出妻女衣物,尽数洗好晒干。当晚叠放停当,叫过妻女一一交代清楚。做妻子的虽觉怪异,却也没太在意。

  “我撞破头都想不到,那是他跟我们娘儿俩呆的最后一晚。他对我们娘儿俩太好了。他是为我们娘儿俩好才走的!可是你走了,不拖累我们了,我们就好了吗?”郜书红强咽酸泪,转身指着子牙河,“他是从桥上跳下去的。跳了三回。前两回都给桥上摆摊的救上来了,可他铁了心要走,死命挣开,又一头扎下去了……”

  客人来了,郜书红撩起围裙,偷偷抹干眼,转过身来就笑吟吟招呼客人了。

  办完丈夫丧事,郜书红把剩下的100多块钱存了起来。遂丈夫所愿,往后她就要全力救治女儿了。夫妻俩少时即相识,情深意笃,如今青壮之年阴阳永隔,伤痛之巨,唯郜书红自知。夜半哭梦,唯女儿叫醒。“妈妈不哭,还有我呢。”是呀,还有孩子呢,他的死去和我的活着,不都是为孩子吗?给丈夫烧过头七纸,郜书红洗净泪痕又出摊了。笑对顾客,笑对世界,笑出寒冬一轮暖阳……

  “为孩子,我愿守寡一辈子”

  从凌晨到午后,一拨拨食客来来去去。记者问她一句,有时候她连半句都来不及回,就去忙活儿了。生意这般红火,算下来却收入甚微。“西于庄是棚户区,老百姓收入不高,我少挣点儿,一个月也能赚两千多了。要是不给孩子打针,还能攒钱呢。”

  这样的女子让人敬又让人怜。街里帮她上了低保,区妇联和居委会的姨们不断上门送吃的用的,还拉来捐款给孩子打针。更可喜的是,西于庄一拆迁,她那14平方米的破屋,换成了60平方米的楼房。团市委的舅们姨们帮着装修了新居,还给配了电器,一分钱都不收。还有,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年年都给孩子拨付医药费。至于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好心人,数都数不过来了。

  最苦最难最痛的日子过去了,郜书红如今唯一的负担还是孩子:“孩子的医疗费每月还有2000多块钱缺口呢。不过也没嘛,总会过去的。”郜书红又笑了。

  10点钟,买早点的人少了,郜书红终于空下来能和记者聊天了。“作为女人,谁不想有个依靠?你呢?”郜书红似乎有些不耐烦:“又来了!这话几年前就不断有人跟我提了。”

  亲戚邻居给她介绍对象,郜书红一概拒见。“就算人家瞧得起我,他能接受刘莹吗?孩子不能再受委屈了。”

  娘家人也一再劝她:“你还年轻,找个贴心的人嫁了吧。”

  “贴心的人走了,我的心只能贴给孩子了。”郜书红搂紧孩子说:“他死得那么决绝,也是为孩子好呀。要是我走出这步,让孩子遭了罪。那死去的活着的我就都对不起了。”

  “那你就守寡一辈子?”

  “谁说我守寡,有闺女陪着,我一辈子都不寡。”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下载志愿天津APP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宋文婧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最后的告别书 也是一种生命教育
·天津媒体评论:为地铁“可以携菜筐”点赞
·26号就是林古里社区“老人节”
·小小善心之举暖人心
·外卖员抽搐摔倒 天津民警化身“外卖小哥”
·天津“90后”红娘眼中的中老年婚恋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津刘春慧、孙明胜入围“中国网事·感动2024”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 快来投票
·[视频]天津和平区盘活五大道唯一中式庭院蔡氏家祠
·天津媒体评论:一边火热一边倒闭 社区食堂需要精准布局
·天津河西区桃园街道:绘制服务地图 完善便民生活(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天津红桥区桃花园社区:网格群里集民意 件件回应办实事(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视频]天津:陈敏尔张工调研盘活存量工作
·评论:将文明行为内化于心 不能仅靠“奇葩标语”
·中药学院梦源公益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大型公益活动志愿服务
·天津快板:清明更“清明”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H5:倡文明新风 促文化传承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