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天津志愿服务网
 
  天津文明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精神建设进行时  >  工作传真  >  区县系统  >  河西
传承优良风尚 涵养城区文明
2018/04/19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全国文明城区建设高起点再出发

  前不久,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17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河西区龙天园社区荣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继天塔街“邻居节”志愿服务项目、东海街龙江里社区、尖山街优仕公寓社区志愿者武佩玲、“金剪刀”义务理发队后,再获此项荣誉。这是对河西区2014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2017年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区复审后,继续坚持不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涵养市民文明素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充分肯定。多年来,随着文明之风吹拂温润海河西岸,河西市民文明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文明之花在河西大地竞相绽放。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全国文明城区是城市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是集中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最具价值、各地竞相追求的城市品牌。2014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以来,河西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坚持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着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高质量文明城区。

  三年来,河西区以荣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为新起点,成立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下设文明办、9个指挥部和24个分指挥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河西区把深化文明城区建设纳入首善之区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和“新三区”发展目标,强化区领导“包片”联系基层、部门“一把手”负总责、督查整改等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年来,河西区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政治生态、社会风气、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精准发力,持续用劲,推动创建工作朝着文明、现代的城市目标阔步前进。河西区积极培育良好社风民风,积极发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实现各类载体全覆盖。“崇善、包容、互助、和谐”成为核心价值观的身边表述,成为居民的道德追求;“文明引导行动”扎实开展,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此外,河西区坚持以文化发展涵养城区文明,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成区、街、社区三级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城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产业更为活跃,城区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三年来,河西区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更加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深入推进,绿化覆盖率达到39.63%,全区深入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2016年实施市容环境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津举办为契机,启动迎全运百日会战,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十项重点工作,拆除违建21万平方米;利用4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小海地小二楼剩余户拆迁任务,又利用20天时间,在原地块实施绿化29.2万平方米,实现全运村周边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对南昌路地区进行专项提升整治,将一个老旧街区打造成河西的一张崭新名片。

  志愿服务

  精准对接百姓需求

  河西区坚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载体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抓手,将志愿服务作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评选的重要依据,纳入全区年度绩效考核。全区建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任总队长的区、街、社区三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注册志愿者达14余万人。同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认定、帮扶救助、经费保障等项制度,进一步保障了志愿服务运行制度化、规范化。

  在抓好顶层设计的同时,河西区整合资源,打造雷锋主题公园,教育和引导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全区建立起三级志愿服务阵地,建成12个市级、25个区级志愿服务基地,百余个志愿服务岗位面向社会公开,144个社区全面推行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了13个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在全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市民休闲场所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亭,在公共场所、窗口服务单位设立420余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打造了系统化、经常化、便利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为志愿服务提供阵地保障。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城市管理新要求、居民需求新变化,河西区在推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着力在做实传统品牌上下功夫,各街道依托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不断优化完善服务项目,“邻居节”“互助节”“安居节”“一元互助会”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深入民心,“金剪刀”、老妈妈、红坎肩等志愿服务团队得到加强,他们定期走访慰问社区空巢、独居老人,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开设未成年人“四点半课堂”为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使“一街一品牌、一居一特色”的志愿服务格局扎根社区。同时,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确定为河西区社会公益日,精心设计“爱心联盟 奉献社会”河西区全民公益行动品牌,面向居民群众集中开展各类便民快捷的志愿服务。两年多来,开展全民公益行动30余次,近5万人次志愿参与,受益群众15万人,“志愿服务快车进社区”活动日均服务量达300余人次,“星期六习惯”逐渐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教育、卫生、团委等系统持续打造自己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的高质量服务。在此基础上,河西区积极探索创新品牌,发挥“文明河西”微信微博、“指尖西岸红”、河西文明网等网络平台作用,探索了“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实现需求内容自我发布、服务项目自主选择等功能,打造志愿者、求助者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和服务对象有效对接。

  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河西区志愿服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1+1+1”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入选中宣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家经验”,团区委“活力空间”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建设项目在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金奖。

  选树典型

  小人物传递大能量

  河西区把“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作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广泛组织开展“感动365──讲述身边好人”主题活动,挖掘和培育了很多凡人善举、平民英雄,树立了一大批群众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好人,提升了城区整体文明程度,形成了德耀河西、向上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全区共挖掘选树各级各类好人1500余名,先后有2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69人入选“天津好人榜”。

  在“好人”选树过程中,通过立足基层、借助媒体、群众自发等多渠道、多途径挖掘“好人”,建立“河西好人信息库”,使“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日趋规范化、常态化,把推荐活动延伸到最基层,逐步扩大知晓率和参与度。

  在挖掘出“好人”后,河西区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开展各类学习宣传活动颂扬“好人”,发挥身边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干部群众学好人、当好人的热情:以“感动365──讲述身边好人”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每月“中国好人榜”“天津好人榜”网络投票评议工作;借助“道德讲堂”这一载体,邀请身边好人走进“讲堂”,把好人好事搬上“讲堂”,用平凡朴素的小故事传递崇德向善的大能量;以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为题材,组织文艺创作,编排文艺节目,让好人形象更鲜活、更生动;河西有线电视台、《天津日报·新河西》开设专栏,宣传报道好人好事,中国文明网·天津河西、文明河西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也同步跟进,实现网上与网下互动,形成典型人物宣传舆论强势,扩大示范影响力。

  用身边的典型引导人,用身边的好事温暖人,通过“好人效应”,道德正能量不断传递、辐射、放大。为此,河西区精心策划大型公益行动和系列新闻报道“为好人圆梦”,帮助“河西好人”实现梦想;开通圆梦热线,向社会热心人士、爱心企事业单位征集“圆梦志愿者”,共同助力好人圆梦。各街道社区利用“善行义举榜”集中展示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激发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催生一大批道德楷模、凡人善举在社区不断涌现,依托“爱心联盟 奉献社会”全民公益行动平台,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崇善 包容 互助 和谐”的社区精神。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河西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群体,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推进“五爱”教育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在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河西区成立“五爱”教育阵地建设工作推动组,多次召开阵地建设工作协调会、中期推动会,制定下发一系列方案措施,为“五爱”教育阵地建设立起目标导向、奠定制度基础、形成责任约束。为强化阵地育人功能,河西区充实了以社区教师、“五老”为骨干的“五爱”教育志愿者队伍,“五爱”教育的制度成果、师资力量、特色项目不断丰富,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2017年底,河西区建成市级“五爱”教育阵地40个,实现区级社区和小学“五爱”教育阵地全覆盖。

  为培育育人新风尚,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河西区在中小学中启动文明校园创建申报工作,3所中学和3所小学成为第一届天津市文明校园,其中上海道小学被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在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河西区坚持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引领孩子健康成长,“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有声有色:“清明祭英烈”──让未成年人慎终追远、感怀先烈,忠诚担当、继往开来;“童心向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向国旗敬礼”──增强未成年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以伟大的中国梦引领人生正确航向。其间,河西区坚持典型示范,组织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劳节俭、助人为乐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好少年,多人当选市级“美德少年”。在校园外,河西区创新形式,通过“暖冬行动”“志愿联盟·奉献社会”等特色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假期了解课外知识、增长阅历见闻、参与公益服务,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文化活动

  对位供给

  惠民乐民

  河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倾力构建符合城区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6年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河西区文化馆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馆,城区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河西区坚持打造“大文化”格局,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发展计划,坚持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全员参与,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动局面。为了实现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的对位供给,达到公共文化服务更高层次的目标,河西区充分发挥市级文化资源高度集中的优势,采取政府购买、提升改造、资源整合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断完善“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同时,全面掌握全区30万户居民的文化需求“大数据”,以此为基础,以“文化365,快乐在河西”为主题,制定面向全体百姓的公共文化服务菜单,每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千余场,惠及20万人次;重点打造国家、市级重点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国家文化部组织的“春雨工程”“大地情深”、区域文化联动等文化项目,联合宣传、团委、工会、体育、教育等部门,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等区级文化活动数十场。

  在全力打造文化惠民首善之区的过程中,河西区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统筹整合文化资源,不断做大做强西岸品牌国家级、市级大型文化活动。西岸剪纸艺术展、天津市西洋器乐大赛、西岸图书展、西岸马三立舞台艺术展、西岸文化惠民广场演出季、西岸社区文化擂台赛、西岸“打开悦读之门”读书活动、“读书 爱书 藏书”西岸中小学师生藏书票活动暨藏书票作品展、西岸文化庙会、西岸文化大讲坛、西岸图书漂流等具有影响力的系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形成了常态化的运作模式,创新一批具有河西人文特色的西岸品牌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各项活动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13个街道在西岸品牌的引领下,按照“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的原则,贴近百姓生活实际,打造出天塔街“邻居节”、马场街“读书节”等特色活动品牌,为全区百姓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的文化服务。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下载志愿天津APP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邢娟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健康宣讲进校园 为健康成长护航
·青年梦想家油城首秀 二号院小学师生让爱扬帆
·“热血”暖津城:孙德泓和他的农民献血队
·天津动物园饲养员张新跃:我在猴山当段子手
·道德课堂——致敬道德模范 传承榜样力量
·养老院里欢乐多 众人高唱社会主义好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买二手、用二手”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 旧物流通市场期待再升级
·天津媒体评论:36岁女子存300万后辞职退休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视频]天津:党纪学习教育开局良好推进有序
·5月1日起 天津市动物园对无偿献血获奖者免费
·天津日报系列评论:发展是干出来的(1至3)
·《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答问
·[视频]天津召开“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家智库座谈会
·天津媒体评论:推进全民阅读 凝聚发展动力
·天津“红绿灯爷爷”张树兰:四年多志愿服务 半世纪家风传承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天津市候选人建议人选公示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