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天津文明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即将消失的村落
大东庄村:田间里走出个女诗人
2019/04/02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村情简介

  大东庄村,1942年建村,曾用名一百间房、下锅炉,“文革”时曾更名永胜村。有400户,1508人,耕地5800亩。位于街道办事处北3公里,东至闫家河子,西至大新庄村,南至三合庄村,北至东郊农牧场与贯庄村。

  村名的由来

  大东庄建村时间较短,但却几易其名。1942年,日本人在么六桥建立大陆农场,从么六桥开挖一条3.5公里长的引河至现在大东庄所在地,并在此建立一座扬水站。为了开发这片平坦的草原荒地,日本侵略者从静海县刘祥庄、大庄子、湾头、四档口等地招募来大量农民,在这里开垦荒地种植水稻。

  最早来此垦荒的有于连泉、张文树、刘金章、王文清等多户农民。后来,又有一些农民陆陆续续从青县等地迁来。迁来的农民们在扬水站的东侧建舍定居,盖土房百间,于是村子取名为“一百间房”,简称“百间房”。随着迁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房子越盖越多,“百间房”已经名不副实。此处建立的扬水站是用锅炉蒸汽为动力,为了与么六桥上游的扬水站有所区分,被称为“下锅炉”。

  1945年,日本人从大东庄所在地撤退。村民们考虑到“百间房”的名字已经名不副实,“下锅炉”又太过俗气,于是决定另起村名。到底更名为何,村民们纷纷各抒己见,意见不一。有人提议更名为“大东庄”,理由是村子地处中河东部。建议一提出立刻获得大家的赞成,“大东庄”之名因此而来。但也有另一种说法,之所以被称为“大东庄”,是因为村子位于么六桥东北面。

  1966年“文革”期间,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东庄更名为“永胜村”,彰显“革命”必胜的决心。但这个名字持续时间不长,1968年,村名更改为“大东庄”,并沿用至今。

  稻草编出富贵花

  大东庄建村之初,是平坦的草原荒地。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很早就会利用种类丰富的草本植物,编织各种日用品。

  1942年,大批移民来此垦荒,使得这片广袤之地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水稻收割脱粒后,稻草用来烧火做饭有些浪费,而且用稻草做饭烟雾太大,总是呛得人直掉眼泪。村民们发现稻草韧性好,粗细长度较均匀,最适合用来编织各种日用品。

  心灵手巧的大东庄人尝试用秸秆编织出草席、草绳、草帘。编织的草制品越来越多,自己用不完的就拿去卖。因编织精美耐用,大东庄的家庭草制品越来越有名,很多外地人都跑来买大东庄的草帘、草绳。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改进编织技术,增加产品种类,大东庄草制品声名远扬,甚至远销海外。大东庄的村民用稻草编出了富贵花,仅家庭草制品业这一项副业,村子年收入逾百万元。                                     

  “傻大兵”藏地腿负伤,好姐姐乡间苦做媒

  村民张贵起(生卒年月不详)是村里有名的老解放军。张贵起原是静海人,幼年时期痛失双亲,只剩下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后来姐姐从静海嫁到大东庄,从此张贵起和弟弟相依为命。

  有一年,静海发生水灾,张贵起和其弟张贵春来到大东庄投奔姐姐。姐姐对待兄弟俩十分热情,因为静海那边也没有什么亲人,张贵起兄弟便在大东庄住了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回静海。

  解放战争爆发,张贵起响应号召,积极参军入伍。临别之时,姐弟三人抱头痛哭,张贵起答应姐姐一定平平安安地回来。1949年,跟着部队走南闯北的张贵起回到家中,一家人十分高兴,姐姐激动得直哭,眼泪抹了一把又一把。此时的张贵起已老大不小,姐姐寻思着张贵起该成家立业了,于是张罗着给弟弟娶媳妇。但是没想到的是,张贵起回来没多久,又被组织召回了部队。

  1950年1月,为清除国外侵略势力在西藏的影响,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指示,以中共中央西南局和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为主,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的配合下,进军解放西藏。解放西藏的战争爆发了。张贵起所在的部队被派遣到西藏。

  张贵起文化水平不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心地善良,为人憨厚,虽然投身行伍,但有一颗慈悲之心,平时不忍伤及他人性命。在解放西藏的一次战役中,胜负已见分晓,但仍有三个叛乱分子负隅顽抗,躲进一片小树林。张贵起和几个战友把这片小树林包围了,并向树林里喊话。此时的张贵起心想对方必败无疑,不会再发起反抗。于是放松了警惕,大声喊道:“你们投降吧,缴枪不杀,赶紧出来吧。”话还没喊完,几颗子弹嗖嗖嗖地从树林里飞过来,张贵起一看傻眼了,忘了躲避也来不及躲避,一颗子弹从他的嘴边擦过,一颗从右腿擦过,万幸没有受伤。

  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敌人狡猾,老实巴交的张贵起在战役中受了不少伤,双手变得僵硬,一条腿瘸了,行动不便。解放西藏战争结束后,他被列为二等残疾军人。

    当看到弟弟一瘸一拐地回来,姐姐立刻放声大哭,为弟弟娶媳妇的打算也只能暂停——谁愿意跟一个残疾农民过日子?党组织及时发现了张贵起的困难,在很多地方给予关照。生产队对张贵起也格外照顾,总是给他安排最轻的农活,逢年过节还送上慰问品,这让姐弟三人感觉十分温暖。

  但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眼看已经三十五六岁了,还是“光棍”一个,比自己小的弟弟早已娶媳妇了,张贵起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姐姐把一切看在眼里,四处托人帮忙给张贵起物色合适的对象,无奈都因为张贵起的残疾而被拒绝。姐姐为此十分焦急。又过了一年,终于有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通过邻居传话,表示只要张贵起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愿意嫁给张贵起。张贵起知道这个消息后,表示一定会好好对待她们母子俩。而邻居们也都替张贵起说好话,说张贵起是个老实人。张贵起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始了幸福的家庭生活。                                 

  田间里走出的女诗人

  1954年,在大东庄的一户普通人家,随着“呱呱”哭声,一名女娃出生了。谁也料想不到,眼前瘦瘦小小的女娃日后竟成为津城远近闻名的农民女诗人,并成立了自己的诗社——芦苇诗社。这个女娃就是刘凤趁。

  刘凤趁上小学的时候就十分热爱文学,喜欢课本里的诗歌,喜欢诗歌简短而深情的表达。她当时有个想法,想把自己家乡的花草树木、五谷杂粮都写成诗歌。然而,因为家里贫穷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小学毕业后,刘凤趁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校园,退学帮着父母照看弟弟妹妹,并帮忙到地里干活。从此,刘凤趁再也没有机会进校园,热爱学习的刘凤趁一听到学校的读书声,就默默流泪。和其他许许多多同龄的女孩子一样,刘凤趁的生活好像早已经安排好了:看孩子、做饭、喂猪、嫁人。

  梦想的力量是强大的,文学梦一直萦绕在刘凤趁的心头。即使是在挑水或者打猪草的时候,刘凤趁也总是抽时间看书、练字。有一次她一边烧火煮猪食,一边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年幼的刘凤趁被保尔·柯察金深深地吸引了,思绪早已飘到了遥远的国度,完全忘记了烧火这件事情,最后猪食熬糊了。后来刘凤趁参加生产队劳动,但心中一直没有放下文学。在刘凤趁看来,文学是她的精神支柱,创作诗歌是她不变的梦想。

  1979年,怀着对文学尤其是对诗歌的满腔热情,刘凤趁参加了东丽区文学社。她经常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右手握车把,左手拿着窝头往嘴里塞,飞快地蹬车奔向15公里开外的区文化馆,然后抓紧宝贵的时间学习。那段时间,是刘凤趁最快乐的时光,她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汲取着文学的养分,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文学创作这条路会如此充满艰辛。

  1980年,刘凤趁嫁到本区新立村镇(今新立街)中河村李家。婚后生活并不富裕,但坚强的刘凤趁干活挣钱养家的同时,始终坚持写作,经常找机会到市、区听知名作家、诗人的讲座,聆听他们的教诲,文学功底不断增强。

  在刘凤趁刚生完小孩几个月后,著名作家蒋子龙来区文化馆讲课,刘凤趁给孩子喂完奶就顶着西南风往区文化馆赶,当她赶到时老师已经讲了半节课。她是多么渴望能有这样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就是半节课也听得入迷。听完课她才感觉到奶水已经涨得流了出来,于是飞奔着往家赶。一路上泪水和奶水同时浸透了她的衣裳,她不仅是为孩子挨饿而心疼,更为失去了一次向老师们请教的机会而难过。

  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刘凤趁的诗歌创作更加艰难,她总是一边带孩子一边干农活,一边忙着写作,勤劳持家,艰苦度日,却依然不放弃对文学的追求。诗句“夏天,左胳膊挟着孩子,右肩扛着除锨,锨把上挂着篮子,篮里放着镰,到菜园子里干活”是对那段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

  有一次刘凤趁在地里刨葱畦,突然对葱有了创作的灵感。为了抓住这稍瞬即逝的灵感,她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把萦绕在脑海中的诗句记录在纸上。写下萦绕在心头的句子后,刘凤趁突然想起孩子还在菜地里。于是赶紧往地里跑,等跑到葱畦时,发现孩子滚落到了沟边,险些丧命。刘凤趁自责不已。这首让她不顾孩子写下的《葱自赋》,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在全国新世纪诗歌大赛上获得三等奖。诗中对葱的描述,何尝不是她自己的写照!

  感谢命运之神

  把我抛在杂草丛中

  不然

  我生活的魄力

  哪有如此旺盛;

  感谢宽厚的大地

  给予我充实的养分

  不然

  我绿色的生命

  怎能再度回春;

  感谢凛冽的寒风

  撕去我褴褛的衣裙

  不然

  我无瑕的玉体

  此生难显纯真;

  感谢炽热的烹油

  给予我超凡的决心

  不然

  我芳香的忠魂

  何时飞往凌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冯景元对此诗给予高度评价:“她写的是葱,也是在写人,她写的是物,更写的是魂,是诗人的心魂。”

  后来,刘凤趁给自己取笔名为“芦苇”,意为坦诚待人、勤恳写诗,衬托百花,甘作芦苇。“芦苇”二字,寄托着这位田间女诗人的梦想,也表现了她对于美好的追求,正如其诗歌《苇之情》所言:

  拥有专一的情

  就固守那颗晶莹的心;

  不是挺拔的松

  就铸造一身刚柔的筋;

  注定埋没于污泥

  就净化自己圣洁的根……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凤趁笔耕不辍,慢慢地,成为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诗人,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和她探讨诗歌之美。时间一长,刘凤趁想,要不就组织个诗社,凡是对诗歌有兴趣的人都能参加。2005年6月5号,为了更好地鼓励农村有理想、爱文学的人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文学梦,刘凤趁自筹资金创办了天津市第一家农民“芦苇诗社”,诗社的办公地点设在自己家里。诗社成立以后,会员们平时书信邮件往来,以诗会友,一起探讨切磋。2006年,开始定期出版《芦苇诗刊》。

  诗社成员越来越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下至18岁,上至80岁。在芦苇诗社的带领下,东丽区已经有百余位农民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的故事、农民的故事、农村的故事。通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坚持,“芦苇诗社”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以《芦苇诗刊》为载体,一大批诗人不断地成长进步,在天津市及全国各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这位大东庄的女娃,成了津城有名的农民女诗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用手中的笔,写下了对于生她养她的家乡大东庄的热爱:

  家乡的河

  在我心里永远波澜壮阔

  胜过浩瀚的长江、黄河

  ——《我爱你,家乡的河》

  小的时候迷了路

  只要能看到村里的烟囱

  升起的缕缕炊烟

  就能回到自己的家中

  ——《家乡的炊烟》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打开天津志愿服务网

 
稿源:东丽新青年  编辑:宋文婧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平津馆“平津战役烈士名录墙”补刻背后的故事
·春晖在行动: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春晖在行动:歌唱我和我的祖国 祝福祖国
·先进人物进校园 榜样力量伴成长
·春晖在行动:厚植家国情怀 逐梦远航
·“温暖夕阳红”爱心助老中秋节特别活动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津媒体评论:把城市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天津媒体评论:天津一机关停车场假期对游客开放,为何值得推广?
·[双视频]解放军报报道“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天津日报理论创新版刊文:红色文化及其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
·天津媒体评论:把城市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天津媒体评论:释放“新”的活力
·“海河之声——强国复兴有我 歌唱伟大祖国”天津市群众性歌咏大赛电视展演(十五)
·[视频回放]天津第七届全民广场舞大赛颁奖典礼
·“海河之声——强国复兴有我 歌唱伟大祖国”天津市群众性歌咏大赛电视展演(十四)
·天津第七届全民广场舞大赛决赛竞演回顾(第三十四场)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