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天津文明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即将消失的村落
曾经"稻米飘香蟹多鱼肥"的老圈村
2019/05/15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村情简介:

  老圈村,1912年建村,曾用名曹家圈。有130户,450人,耕地337亩。东至务本一村,西至卧河村,南至窑上村,北至军粮城发电厂。

  村名的由来

  老圈村原名“曹家圈”,是清光绪年间直系军阀曹锟囤草养马之地。曹锟是天津人,在天津大量买地,不仅在此处囤草养马,还招来佃户种田。因为是曹锟的地,所以最初此地被称为“曹家圈”。

  后随着曹锟失势,曹家圈被废弃,但曹家圈所在地土壤肥沃,且人口较少,于是越来越多来自河北、山东的人迁入曹家圈开荒种地。民国年间,随着迁入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李、王、孟等姓氏家族,人们认为再将此地称为曹家圈有所不妥,便将曹家圈改名为“老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划分行政村时,老圈没有单独成村,属于十三顷村。当时十三顷村大队分成了五个小队,老圈所在之处就是第四、第五小队。

  1982年,因为发展需要,十三顷村将老圈这块地划分出来,独立成一个行政村,村名仍以“老圈”为名。

  曹家圈的兴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圈被称为曹家圈或草圈,曾是著名的“贿选总统”曹锟(1862—1938年)放养军马的处所。

  袁世凯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北洋集团中手握重兵的直系军阀曹锟地位也节节高升。曹锟,字仲珊,直隶天津人,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第四任大总统(1923年10月,通过贿选登上民国大总统宝座,人称“贿选总统”)、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1938年6月14日被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曹锟作为军阀,深谙精兵强将是其立足之本的道理,除依仗亲信将领吴佩孚外,极其重视兵马操练。虽然在铁丝网与机枪面前,骑兵的作战能力逐渐削弱,但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曹锟、吴佩孚灵活地运用骑兵骚扰奉系军阀张作霖大军的后勤补给线路,直系骑兵为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这些直系战马大部分源自曹家圈(老圈)。

  曹家圈本是天津东郊区的一片荒地,土壤肥沃、水草肥美,曹锟行伍半生,练兵多年,一眼就看上了这块宝地,仗着手中有人有枪,置天津行政当局于无物,下令手下跑马圈地,强占了一大块草场,对外宣称用作军事用地。地方政府眼见既成事实,只得默许其强占草场。曹锟占地后不久,一方面将直系军马安置于此,另一方面征招人手开荒耕种,一时间曹家圈一带骏马无数,日夜驰骋。

  但这种场景并没持续太久,曹家圈跑马场很快便衰落消失。原来这曹锟并未听从吴佩孚的意见,执意通过贿选手段当上中华民国第四任大总统,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口诛笔伐,各路军阀也借势蠢蠢欲动。吴佩孚人称“玉帅”,是一代帅才,他深知华北地区一马平川,京津一带无险可据,南方各路军阀混战不休,不如虎踞洛阳屯兵十万以震天下。吴佩孚一方面在洛阳招兵买马,另一方面请示曹锟抽调部分精兵南下洛阳以壮声势。且不说曹锟素来信任吴佩孚,当上大总统后更是自我膨胀,认为天下已定,便将曹家圈大量军马抽调给洛阳。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由于原属于直系军队序列的冯玉祥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张作霖领导的东北军暗通有无,国民军战场倒戈,奇袭北京城,活捉大总统曹锟。直军闻听此讯,满盘皆崩。眼见大势已去,直军前敌总司令吴佩孚抛弃前线部队逃至天津,下令将直军剩余军需物资全部摧毁,曹家圈也被直军废弃,所剩不多的战马或逃或死。

  两个“老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整个小东庄镇有两处地名叫老圈的地方。这是因为当时曹锟在天津东郊圈的这块地位于十三顷村和卧河村的中间,面积较大,村民们为了更好地区分,将老圈中靠近十三顷村的那块地称为“十三顷老圈”,把靠近卧河村的那块地称为“卧河老圈”,但是只有当地村民才使用这样的叫法,对外这两地还是统称“老圈”。由于外地人不清楚“十三顷老圈”与“卧河老圈”的区别,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天,小东庄来了一个人,这个人一到村里,就四处打听老圈的位置,其他村的村民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青年姓李,是山东人,其大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离家跟着一木匠师父学艺,听说在天津东郊的老圈定居了,但不知怎么地后来跟家里断了书信,而今他奶奶病重,希望在临死之前能再见大伯一面,于是便到天津来寻大伯,但是已经出来半个月了还没寻着人,小青年都快急疯了。

  村民们一听,急忙安抚道:“小兄弟,别着急,别着急,你马上就可以找到你大伯啦!这不,老圈就在南边呢,你往南边走,问问就能找到老圈李家啦!”这个小青年一听,立马往南边赶去,一路边打听边问,走了几个小时,终于找到了村民所指的其大伯所住的屋子。小青年一敲门,不过一会,一个中年人开了门,小青年一看,这中年人跟自己的大伯岁数差不多,以为就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大伯,抱住中年人喊道:“大伯,我可算找着你了!”而被抱住的中年人被小青年的这一举动吓了一大跳,急忙问道:“小兄弟,你是不是找错人啦,我可没有侄子啊!”这下可把小青年搞糊涂了,便把村民给自己指路的事情说了一遍,听了小青年的话,中年人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村民们给小青年指错了路,小青年要找的大伯住在十三顷老圈,这里是卧河老圈,外村村民只知“老圈”,并不清楚“十三顷老圈”与“卧河老圈”的区别,给小青年指的路是往“卧河老圈”那儿去的路,而中年人正好和小青年的大伯同名同姓,所以引发了认错亲的闹剧。随后,中年人急急忙忙把小青年带到十三顷老圈,这才让叔侄俩相认。

  80年代后,老圈从十三顷村中分出来独立成村,现在大家所指的“老圈”,就是当时的“十三顷老圈”。

  鱼米之乡

  老圈地处海河北面,虽然从近代开始就是囤草放马之地,但随着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迁入该地垦荒种田,老圈渐渐变成一个盛产稻米和螃蟹的鱼米之乡。

  老圈村的村民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稻米收获的季节,是村里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村里每家每户总会将新米上锅蒸熟,那时村子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稻米的香味,稻米颗颗晶莹剔透,令人垂涎三尺。

  除了盛产稻米之外,老圈还盛产螃蟹和河鱼等水产,当时村子里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想吃螃蟹,河里一逮就有;想吃河鱼,河里一捞就有。”老圈虽然不紧临海河,但有条小河穿过村子,每到夏秋的晚上,河里的螃蟹就会成群结队地爬上岸,村里的农田、土路,甚至村民的院子里都能见到螃蟹的身影。

  村民们抓螃蟹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长钩子伸进螃蟹的洞穴,轻轻一勾,螃蟹就被扯了出来;还有的在河里埋一只大缸,河底的螃蟹纷纷爬进水缸里,退潮后,螃蟹被困在缸里出不来,村民可收获一整缸的螃蟹。

  令人惋惜的是,“稻米飘香,蟹多鱼肥”的景象随着村子的不断发展而渐渐消失,现在只存在于村民的记忆之中。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下载志愿天津APP

 
稿源:东丽新青年  编辑:宋文婧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道德课堂——致敬道德模范 传承榜样力量
·养老院里欢乐多 众人高唱社会主义好
·天津非遗少年说
·探访天津黄河医院安宁疗护病房:让生命留爱不留憾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新报为外卖哥肖明颁发特别奖
·送餐途中灭火 外卖有了“英雄味道”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爱天津 海河行”传播海河文化——青年梦想家志愿者在行动
·中国妇女报评论:对涉及民生问题就该“大动干戈”
·天津媒体评论:“我为学校写校名”值得点赞
·天津记者调查:年轻人的生活是该平平淡淡还是热辣滚烫
·“青年夜校”火出圈 天津年轻人打开自己的夜生活
·好女塔村的道德评议会很赞
·[视频]天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分析研究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
·[组图]天津河东区天铁街道黄花脑社区:打造“一院一树一园”议事服务载体(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天津河东区常州道街红城社区:报废自行车换袋面 您看多实惠(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天津媒体评论:火车下铺该不该让人坐? 有事多协商 避免道德绑架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