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天津文明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温暖天津文明风
致敬|天津87岁老兵蜗居40平独单却说"我很幸福"
2019/09/19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10月1日,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日,在70年前的这一天,有一名17岁的少年,光着脚板,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三年中,他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解放广东、广西和海南岛的战役,投身于解放全中国的枪林弹雨。

  转业后,为了工作,他与妻子两地分居二十五年;身为学校校长,他铁面无私、秉公办学。而今,87岁的他和老伴蜗居在只有40多平方米的老旧楼房里,安心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就是滨海新区汉沽街后坨里社区的退役老兵黄大千。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位共和国老兵向天津广播(ID:audiotj)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初心与情怀。

  ▲视频:黄大千接受天津广播记者采访

  参军

  17岁小伙子参军那一天

  新中国成立了!

  1932年,黄大千出生在广东一个贫农家庭,12岁时父亲去世,从此与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靠亲戚的接济才勉强读完初中。1949年8月,17岁的黄大千进入广东粤赣湘边纵队东江公学学习,并参加了游击队,两个月后的一天,他和20多名同学接到命令,要去参军。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取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后,南下渡江,一边为解放全中国奋勇杀敌,一边补充部队力量。黄大千就是在这时,被分到了四野。

  ▲黄大千当兵时的照片

  说起入伍那一天,黄老的眼睛亮起来,神情充满自豪感。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他和同学们来到部队,部队的指导员对他们说:“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大家听了都兴高采烈!穷苦出身的黄大千懂得:新中国成立,意味着从此老百姓不再受苦,人人都有饭吃、有衣穿。

  当天晚上,天还下着小雨,17岁的黄大千就被分到第43军127师379团,成了一名测图员。一床粗布被子、一个茶缸,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团政治处主任见他光脚,问他怎么没穿鞋?黄大千说:“我是铁脚板,不穿鞋!”行军打仗,没有鞋怎么行?团政治处主任让警卫员给黄大千送来一双鞋,鞋子有点小,黄大千在前面挖了两个窟窿,才把他的一双“铁脚板”套了进去。那是他有生以来穿的第一双鞋!部队首长的关心,让他这个穷孩子深深体会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战斗

  凭着一双铁脚板和顽强的意志

  投身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

  参军第二天,新兵黄大千就跟着部队顺着粤汉路南下。走到佛冈县时,遇到拦路的国民党军,双方交起火来,枪声噼噼啪啪地响,敌人的飞机在头顶盘旋。一旁的老战士问黄大千:“小鬼,你怕不怕?”黄大千拍拍胸脯说:“你们不怕我就不怕!”说着就要跟着老战士一起向前冲。

  但由于新兵没有枪,也没有战斗经验,黄大千只能奉命隐蔽在山坡上,眼看着敌机投下的炸弹在山脚下接连爆炸,飞起的土块、碎石像雨点一样砸在他身上。

  这一仗整整打了一天一夜,终于歼灭敌人。战士们筋疲力竭水米未进,团长的警卫员给黄大千送来一份用盐水煮的咸饭,那是团长特意省下来给他这个“小鬼”的。黄大千很过意不去,因为他知道,那是首长仅有的一点吃的,那么多战士还都饿着肚子,自己怎能享受特殊待遇?他把咸饭吃了两口,就又给团长送了回去。

  ▲黄大千(左一)和战友的照片

  从穷苦日子里熬过的黄大千有股不服输的顽强劲儿,他从不觉得自己是“小鬼”就可以偷懒或者被特殊照顾,相反,每次战斗,他都跟在老兵后面向前冲,每次急行军,他都拼尽全力不掉队。

  1949年11月中旬,解放广州后,43军奉命向西挺近,参加广西追击战。为了坚决贯彻毛主席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围,将白崇禧集团歼灭在广西境内的作战计划,部队经常连续作战、昼夜行军。在赶赴广西博白的途中,战士们被命令放下背包轻装前进,从清晨走到天黑,又从黑夜急行至天亮,一天一宿不吃不睡不休息,不少战士累得昏倒在路上。

  黄大千记得,那一次急行军,自己又饿又渴,累得几近虚脱,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就没干过,可他依旧咬牙坚持紧跟部队。当记者问他,小小年纪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他呵呵一笑说:“怎么坚持?只要能走得动,哪怕合着眼,哪怕走路都打盹了,也要跟上!

  1949年12月1号,敌人还没反应过来,黄大千所在部队已经直捣博白县城,以迅雷之势,俘获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三兵团司令官张淦,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此战截断了敌军的退路,为全歼白崇禧集团制造了有利态势,43军因此受到四野首长的嘉奖。

  ▲黄大千的立功证书

  就这样,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黄大千凭着一双铁脚板和顽强的意志,跟着部队,先后参加过解放广东、广西、海南岛等战斗,后又到广西剿匪,从一名“小鬼”,逐渐磨炼成长为一名通信参谋。

  1953年2月,黄大千被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汉口通信技术学校学习,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两次立功受奖;之后,他留校任教,为部队培养了许多通信人才。

  ▲黄大千和战友们的合影

  转业

  正直无私

  成为“得罪人”的黄校长

  1958年,黄大千和新婚妻子高安松转业到地方,他到芦台农场从事教育工作,妻子则到汉沽医院工作。

  1958年9月,黄老的大儿子出生了。由于没有房子,把妻子和儿子从医院接回来的当天,一家三口只能在集体宿舍里将就一宿。第二天,农场的领导特意从库房给他们腾出一个角落暂住,妻子就在那里坐的月子。

  后来,汉沽医院分给高安松一间房子暂住,这才有了安身之所。每个礼拜天,黄大千都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从芦台去与妻儿团聚。直到1983年,他被调入汉沽某中学任校长,才结束了长达25年的分居生活,一家团聚。

  当了校长的黄大千依然保持着部队里养成的耿直与严谨,那时候,很多熟人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找他走后门,都被他挡了回去。

  有一次,一位芦台农场的老同事找到黄大千,想让他照顾一下,把自己的孩子安排进黄大千的学校读书。可根据政策,学生需要就近入学,这位老同事的孩子不在自己学校的片区内,于是黄大千便拒绝了他。

  老同事认为他太不近人情,几乎与他翻了脸:“那么多年的同事交情,这点小事都不帮忙?”黄大千说:“只要孩子肯好好念书,在哪里读都一样。我不能违反办学政策。”

  不光同事,包括邻居、亲戚,都找过黄大千,让他“照顾照顾”,黄大千只有一句话:“我只会秉公办事。”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黄校长”不近人情,但他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连年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黄大千和他的获奖证书

  退休

  绝口不提自己的往事

  蜗居40平米独单,感觉很幸福

  1992年,60岁的黄大千正式离休。奋斗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可黄老却依旧不改他的耿直脾气。在社区里,“黄校长”爱管闲事,那是出了名的,今年78岁的杨浩哲跟黄老做了近20年的邻居,提起黄老,他直挑大拇指:“黄老从来不怕得罪人!社区里有私搭乱盖的,别人都不敢管,他敢管!楼道里有人贴小广告,他也管,还亲自动手清除小广告。”

  黄大千居住的社区建于1994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旧社区。黄老和老伴的家是一间只有40多平方米的独单,桌椅家具都有些旧了,用具摆设也很简单。这样一栋蜗居,门厅小得站三四个人就转不开身,黄老却觉得很知足。

  ▲黄大千和老伴的住所

  他说:“你看,有厨房,有厕所,有阳台,能够满足我生活的需要。而且房子小,做卫生我还方便,容易打扫。”

  为什么一个离休的校长,却没有好房子住呢?黄老笑着说,当年,汉沽区教育局分房子,自己因为有妻子分到的一间没有产权的房子住,就“傻哩呱唧”的放弃了。现在这栋小房子,是他的二儿子买的商品房,老两口把原来的房子交回后,就住进了这里。

  虽然走过枪林弹雨,又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辈子,黄老却两袖清风,没挣下房子也没攒下钱,但是他说,自己“很知足,不后悔”。

  ▲一件不知穿了多少年的老头衫

  如今,他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便经常待在家里侍弄几盆花草。他最爱的是两盆虎皮兰,在他的精心浇灌下,深绿色的叶子笔直挺拔,很是好看。

  虎皮兰的花语是刚毅、勇敢和坚定,就如同黄老一生的为人,无论身处战火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他始终保持着刚毅的性格、勇敢的品质和坚定的初心。多年来,黄老对自己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的经历绝口不提,直到几个月前,社区入户调查,这位可亲可敬的共和国老兵的往事才浮出水面。

  ▲黄大千和他的花草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滨海新区的张富清”,黄老却拉着记者的手说,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役老兵,没什么可夸耀的。

  回首70年的风风雨雨,他为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在准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也常常想起那些流血牺牲的战友们,有时,他会找出年轻时与战友拍的照片,轻轻擦拭。

  他动情地说:“比起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友们,我是太渺小了。所以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保持我的党员的本色和退伍军人的本质永不褪色。

  记者手记 

  ▲天津广播记者采访黄大千

  采访黄大千老人,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黄老非常低调,坚持说自己没什么可报道的,不肯接受采访。当记者跟他聊起43军的战绩时,对部队的深厚感情,让他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近3个小时的采访,浓缩了黄老近90年的一生。每每回忆起战斗时期的激情岁月,无论当时多么疲惫、凶险,黄老总是呵呵笑着;每每讲到部队首长和老战士对他的帮助与关怀,他都充满感激与感慨;而每当提到一路走来的艰难与辛苦时,他都大手一挥轻轻带过。在他和老伴看来,当过兵的人,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都是应该的。

  黄老最爱讲的一句话是:“工作上我往上看,生活上我往下看。比起牺牲的战友们,我能活下来,就是享福!”

  简朴、低调、奉献、无我,这就是共和国老兵黄大千、乃至千千万万“黄大千们”的可贵品质。他们的名字,必将因为祖国的日益繁荣昌盛而闪闪生辉。

相关阅读

黄大千——滨海新区的“张富清”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下载志愿天津APP

 
稿源:天津广播  编辑:宋文婧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最后的告别书 也是一种生命教育
·天津媒体评论:为地铁“可以携菜筐”点赞
·26号就是林古里社区“老人节”
·小小善心之举暖人心
·外卖员抽搐摔倒 天津民警化身“外卖小哥”
·天津“90后”红娘眼中的中老年婚恋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津刘春慧、孙明胜入围“中国网事·感动2024”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 快来投票
·[视频]天津和平区盘活五大道唯一中式庭院蔡氏家祠
·天津媒体评论:一边火热一边倒闭 社区食堂需要精准布局
·天津河西区桃园街道:绘制服务地图 完善便民生活(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天津红桥区桃花园社区:网格群里集民意 件件回应办实事(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视频]天津:陈敏尔张工调研盘活存量工作
·评论:将文明行为内化于心 不能仅靠“奇葩标语”
·中药学院梦源公益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大型公益活动志愿服务
·天津快板:清明更“清明”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H5:倡文明新风 促文化传承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