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网 >> 精神建设进行时 >> 工作传真 >> 全市
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源
2023/02/03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作者简介:王淑芹,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89)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与精神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全面进步发展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来源。

  〔关键词〕中国 现代化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创造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准凝练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质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与精神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全面进步发展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来源。

  一、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与精神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中国之所以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与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物质对精神具有本原性的决定作用,人们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受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所以,“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等精神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在本源上不能脱离物质,要受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另一方面,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人作为感性与理性的生命有机体,是生命的生理性、存在方式的社会性和存在意义的精神性的统一,它表明人是一种有精神需求的生命体。人所具有的理性、意识的主体性以及思想、价值追求的精神性,使人的活动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和目的性,表现为人的思想精神对物质生产活动的支配性和指导性。为此,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质言之,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表明各个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进行协调以形成同向共振的价值合力,如法律要反映和体现社会正义理念和良善的道德价值观念,也表明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对物质生产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预示着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要受制于自然规律的客观制约,人们要正确理解自然规律并学会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唯有人们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真正促进物质文明的提升。与此同时,物质生产活动也受人类构建的“意义世界”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的影响。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既表现为人们对现有经济基础的认同与维护,产生强大的社会道义力量,也表现为人们在正确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崇高价值支配下所焕发出的主人翁精神,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有奔头有干劲有闯劲,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能,还表现为一旦社会成员被陈腐、错误的价值观所支配,就会因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坚强意志而削弱主观能动性,人们精神懈怠、萎靡不振势必会对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发挥好精神对物质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作用,促进精神正能量的有效转化,是物质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专门批判了那种把“物质与精神”“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观点。

  二、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剩余价值学说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且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废除了私有制,实现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生产经营,消灭了阶级对立和剥削。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共创共享的社会平等。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正是由于社会生产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才“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显然,在新的社会中,“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三是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社会。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是充盈的,不仅消灭了普遍贫困和消除了两极分化,而且为人们更好地享受精神生活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充足的物质财富后,人们就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显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比以往社会创造了更加丰厚的物质财富,为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而且也创造了更多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伴随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消灭,人类道德实现了从“阶级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的转化,人的精神境界极大地提高,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有鉴于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以及社会的演进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变化。“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

  三、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全面进步发展观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始终坚持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观,认为新中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也要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因而形成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形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不仅率先提出“现代化”的概念,而且运用物质与精神辩证统一关系的基本原理,认为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也包括科学文化的现代化。“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工业农业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文化水平“双低”问题,毛泽东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一文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内容主要侧重于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原因在于,当时社会成员的精神素养的要素发展不平衡,即人们普遍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思想觉悟高、精神饱满,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无疑,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认为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光是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高、摆脱贫困的物质文明发展,也是合理地消除贫富分化渐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文明发展,更是避免人们“精神贫乏、精神空虚、精神堕落”的精神文明提升。因为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遭到破坏。“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了避免改革开放后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以及市场经济偏重利益、效率的功利价值倾向的消极影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需要发挥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指引和积极推动作用,因此,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单纯地创造物质财富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要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避免现代化进程中的“物质文明一腿高而精神文明一腿短”的“瘸腿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贯坚持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理念。“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表明,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淀的精神追求,提振民族精神,同时,也要着力培育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好人们的精神家园,进而发挥好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的作用。只有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物质和精神都强大起来,才能规避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文明畸形发展的风险,才能跨越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收入水平提高而社会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的“中等收入陷阱”,才能圆满完成新时代新征程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原文刊登于《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6期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打开天津志愿服务网

 
稿源:道德与文明  编辑:刘卓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健康宣讲进校园 为健康成长护航
·青年梦想家油城首秀 二号院小学师生让爱扬帆
·“热血”暖津城:孙德泓和他的农民献血队
·天津动物园饲养员张新跃:我在猴山当段子手
·道德课堂——致敬道德模范 传承榜样力量
·养老院里欢乐多 众人高唱社会主义好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中新天津生态城首届半程马拉松 为“无废”奔跑
·[视频]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举办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天津媒体评论:“快递”搭地铁 搭的不只是顺风车
·天津媒体评论:别让孩子因父母离婚受到二次伤害
·天津记者调查:小小“烟卡”为何突然风靡
·[视频]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天津蓟州区青年夜校火出圈
·[视频]天津市委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举行
·天津:饮冰室书斋重新打造“先生的书屋” 欢迎来打卡
·天津首批!2000辆共享亲子车将陆续亮相天津
·天津媒体评论:取名“万事如意” 着实有点任性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