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网 >> 精神建设进行时 >> 工作传真 >> 区县系统 >> 静海
这些老物件,你还记得吗?
2023/02/16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平整的道路、漂亮的住宅、宜居的环境成为当下新农村的“标配”,村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却发现“乡愁”渐渐远去了……

  

  推开独流镇苟家营村“乡村记忆馆”的大门,黑白电视机、锈迹斑斑的老工具、泛黄的老照片等老物件错落有致地或摆放或粘贴或悬挂着。“乡村记忆馆”的每一个老物件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年77岁的老党员王云章是这间“乡村记忆馆”的创办人。据老人介绍,去年“五一”前后,他突发奇想,觉得与其让家里的这间屋子一直闲置着,不如找点“老物件”布置一下,建个“乡村记忆馆”。

  很快,老人的想法就得到了村委会和其他村民的大力支持。筹备期间,村委会还专门请人为“乡村记忆馆”绘制了壁画,村民们更是呼朋唤友积极提供“宝贝”。

  “特别感谢大伙的支持,让我更加有信心把这个记忆馆越办越好。”每次街坊邻居送老物件过来,王云章老人都是连声道谢。

  

  王云章介绍,“乡村记忆馆”是在今年春节后正式开放的,几乎每天都有人过来参观。现在馆里不仅有农具、生活用品、老乐器等物件,还有自己十多年来手工制作的一些零碎小东西,粗略估计共有300多件展品。

  

  这些天,馆里每天至少会接待10个人,老人最高兴的就是为前来参观的客人讲解这些展品的相关信息。

  “这个物件我知道,它叫石硪,是用来压地基的……”隔壁村的闫梓馨小朋友已经变成了王云章老人的“铁粉”,她每天都会来馆里听老人“讲故事”。

  这也印证了老人建馆的初心,让年轻一代了解乡村文化、农耕文化,提升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苟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云春表示,农耕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苟家营村“两委”会尽最大努力把“乡村记忆馆”越办越好,让大家记住家乡的劳动精神和光荣传统,留住记忆,留住乡愁,让“乡村记忆馆”成为苟家营村一张靓丽的名片 。

  记者:徐爱丽 刘焕彪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打开天津志愿服务网

 
稿源:静海融媒  编辑:张丽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乘海河红船 览红色遗迹
·让“善小”之花开满桃花园
·水利老兵: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引滦精神
·开学第一课 护苗在行动
·第六埠红歌王张振来的期待
·天津“枫叶正红”志愿团队用镜头定格幸福“夕阳红”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牢记嘱托再出发 平凡岗位建新功——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重要回信一周年之际
·天津市委党校孙明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内在逻辑、价值蕴涵和实践指向
·天津师范大学郭卫华: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之维
·天津市道德模范孙德岭:挺起民族菜花种业脊梁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天津梁春道、姚金忠、胡阶庆、闫璐璐上榜
·卫津荣耀总队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橙笃行团队组织队员开展水上公园讲解培训
·天津市蓟州区举办2023年书香天津·读书月图书分享会活动
·天津媒体评论:技能报国 匠心筑梦
·天津市道德模范刘军:一身警服 一生荣耀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