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2日以来
赤龙南街临时转移安置点
陆续迎来静海区的部分转移人员
几天下来
这些入住安置点的群众
吃得可好?住得如何,心情又怎样?
西青融媒记者走访
赤龙南街临时转移安置点
从他们的笑容里
记者找到了
西青区给出的暖心“答案”

“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
“这条路上我们手拉手......”
8月8日下午4点
赤龙南街临时转移安置点内
来自静海区的群众们围坐在一起
一同唱着大家改编的歌曲
《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
“我们改编这首歌曲,就是想送给西青区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想通过歌曲,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共渡难关。”回忆起这几天在西青区赤龙南街临时转移安置点的生活,静海区台头镇居民商迎宾说。
“西青区赤龙南街道的工作人员非常好,炎热的夏季他们还在为我们服务,到了这里我们一样安心。”台头镇第二堡村的居民商华说。
在赤龙南街临时转移安置点亲和儒园5号楼,住着一位101岁的大爷,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上门询问大爷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当工作人员敲开老人的房门时,大爷激动地说:“感谢赤龙南街道的工作人员,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为了保证静海区群众顺利转移安置,西青区成立了赤龙南街道接收蓄滞洪区人员转移安置工作专班并组建了工作群。
“请问马桶盖怎么坏了?”
“7楼的纱窗需要固定”
“被子盖着不舒服,能换一下么?”
“卫生间漏水,麻烦看一看”
“矿泉水没有了,请问在哪里领?”
……
一条条信息在群里不间断地“嘀嘀”响起,工作人员总会在第一时间帮大家解决,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在每栋楼内,我们配有服务人员4名、警务人员4名、医护人员2名,实施24小时值班值守,全面保障转移安置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都能快速解决。”亲和儒园5号楼安置点楼长赵军说。
据统计
此次静海区临时转移安置人员
共计2000余人
西青区各单位、街道干部
各级党员、志愿者们
付出的日夜点滴
给静海的群众
家一般的温暖与安心
此时,万家灯火
心安处,即吾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