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海棠街将“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落实“十项行动·津南行动”的具体举措以及提升“精美海棠”形象的重要载体,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深耕延展工作内容,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齐抓并进“聚合力”
·与理论宣讲结合
发挥“棠·音”宣讲团品牌引领作用,将理论宣讲与解读《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相结合,开展宣讲20余场,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发挥“理论+文艺”宣讲特点,创编快板《我是文明小榜样》、诗朗诵《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等节目,用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号召居民,争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
《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讲
“理论+文艺”宣讲快板节目
“最美弯腰”主题党日活动
·与文明实践结合
发挥55支志愿服务队力量,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知香园社区“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清理小广告、清理垃圾堆物,以“志愿红”擦亮社区文明底色;丰富“海棠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内涵,“海棠果儿夏令营”开展“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相关活动20余场,让文明意识扎根青少年心中。
“舞出文明健康新风尚”活动
小巷管家集体合影
“四点半课堂”开展夏令营活动
·与重点工作结合
持续推进精网微格工程,促进多格融合,将文化活动、文明宣传送到“微网格”,深化文明创建氛围;发挥“微网格”力量,将安全隐患、楼道堆物等问题化解在网格,提升文明创建成效。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加强街域巡查力度,柔性执法,劝导居民积极践行“礼让斑马线 红灯我不闯”等活动,截至目前,劝导整改违章停车300余起,发放文明劝导材料1200余张。
微网格员组织文化活动
“礼让斑马线 红灯我不闯”活动
“我对违章停车说不”活动
全民参与“添动力”
·在职党员增添战斗力
深化“五分钟志愿服务行动”,不断扩展在职党员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渠道,在职党员积极参与“随手敲”“随手捡”“随手拍”“随手帮”“随手报”等行动,汇聚社区环境治理“加速度”、基层治理大力量,广泛参与“最美弯腰,让小巷靓起来”活动,截至目前,在职党员开展“最美弯腰”随手捡700余次。
“随手捡”
“随手报”

“随手拍”
·院校师生增添向心力
持续深化街校共建成果,将“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行动融入共建项目。联合津南三幼开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大手拉小手共同种下讲文明、知礼仪的种子;走进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开展文明宣讲,动员学生作为“文明小讲师”走进社区,目前各社区已招募到“文明小讲师”40余名;各驻街院校师生组建志愿服务队“棠·融”院校团深入社区参与“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活动,400余名学生在基层发光发热。
津南三幼儿童餐桌礼仪简笔画
津南三幼“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活动
“棠·融”院校团开展节约粮食宣讲
·商户企业增添服务力
以“双万双服”工作为契机,呼吁商户企业加入到“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行列中,参与“文明服务暖心窝”活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推动形成良好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推进红色物业创建,不断优化红色物业服务,开展“红色物业接待日”,由物业经理正面回应居民诉求,接诉即办,让文明服务暖人心窝。
红色物业学习《条例》
开展“红色物业接待日”活动
深入商户开展《条例》宣传
创新招法“增活力”
·正能量汇聚文明力量
开展“我和海棠的文明故事”征集活动,面向街域内优秀人大代表、居民、师生征集优秀短视频作品,通过讲述海棠文明故事的形式,让“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工作在海棠蔚然成风;邀请最美家庭代表、退役军人代表参与宣传宣讲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文明模范说”进社区、进楼门、进家庭等活动30余场,把打动人心的身边人、身边事送到居民身边,弘扬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最美家庭颁奖
郝若水家庭分享事迹
李斌家庭分享事迹
·新媒体掀起文明潮流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加强对各领域网络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对“大V”“大号”强化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在开展“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活动中邀请抖音、快手等平台的优秀自媒体人参与宣传实践活动,增进认同,引导正面发声。
·“朋友圈”扩大文明阵地
开展“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文明海棠我代言”打卡活动,以个人朋友圈为“新宣传单元”开展文明宣传,300余名居民参与打卡活动,进一步推动主题活动深入社区、走入群众。
“文明海棠我代言”打卡活动
短视频作品
短视频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