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津南文明网 > 他山之石 |
山东汶上:建起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带” |
来源: 中国文明网 编辑:吴迪 日期:2023-09-06 10:52:00 网络文明传播: |
尝庞楼村脱衣核桃、品夏村绿茶、学北泉根雕文化……近年来,山东济宁汶上县依托国家3A级昙山风景区,深挖产业经济、民俗文化,创新工作机制,以美德信用、数字信息为载体,将民宿经济、非遗文化、数字乡村治理等点位串珠成链,形成集文化展示、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产业带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着力打造拥有山水田园特色的环昙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带”。 对于白石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该镇党委书记介绍:“我们以与群众共建共享的成长空间为目标,依托独有的依山抱水、茶田相依的自然优势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优势,创新文明载体,劲吹文明风。” “文明实践+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咱们白石昙山的酸枣茶,酸枣茶取材昙山野生酸枣树,酸枣茶能开胃健脾、促进睡眠……”近日,在汶上县白石镇庞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电商直播基地,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2023年第62场直播助农活动,推介白石镇的特色农产品。 志愿者正在直播白石特色农产品。 汶上县不断提升文明实践阵地的便民性和实用性,将阵地建到产业链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村一品”,形成环昙山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由第一书记、企业销售员、青年志愿者组建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依托庞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电商直播基地,将志愿服务从田间地头延伸至网络带货,助农销售白石核桃、昙山茗茶、香里百合等农产品达万斤以上,解决群众农产品滞销难题。 武村从保护传承民间手工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出发,形成一条集制作、销售于一体的民间手工艺品产业链,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创业和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寨子村积极开设“面点师培训班”“育婴师培训班”“鲁菜师傅培训班”,考核合格后即可获得由人社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已举办8期。 位于白石镇的乡村振兴“头雁主播”示范基地。 “文明实践+民俗文化 涵育文化传承 “根雕是咱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瑰宝,学习根雕必须先练就扎实基本功,今天我要教大家的第一点就是如何正确使用刻刀……”2023年7月5日,在北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非遗传承人孙克歧老人正在开设根雕公益课堂,不少青少年专心听讲,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汶上县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与特色民俗文化传承融合发展道路,大力培育本土技艺的志愿服务项目,结合根雕、布老虎等非遗项目开展文化传承志愿服务活动。兴化寺村利用“三乐文化”和志愿者的力量,将“三乐文化”与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项目相结合,开展“三乐书堂进村居”活动。庞楼村、夏村联合举办送戏下乡活动,将本土优秀的戏曲作品《两狼山》《老核桃的梦》送到群众身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进邻里之间的沟通了解,营造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北泉村重点打造文明实践民俗文化实践基地,设置根雕雕刻、布老虎制作、农耕文化、文创产品等功能室,以“文化风”推动“文明风”。 “文明实践+数字白石”激发乘数效应 “各位村民、志愿者、网格员,我是王凯琳,目前我村济北旅游大道两侧绿化带里面有点垃圾,请大家踊跃参与清理……”近日,在白石镇寨子村,村干部通过“数字白石”平台呼吁村民积极参与路域卫生清理工作。 白石镇乡村景色迷人。 自2022年“数字白石”平台建成启用以来,白石镇在乡村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初步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作为连接群众、阵地、活动的桥梁枢纽,环昙山文明实践展示带实现了数据资源与地图互通共享,通过“数字白石”即能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打卡“身边的文明实践带”。 手机扫码一键收听红色故事,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形式新颖又方便;戴上健康手环可以监测老人的身体情况,老人一跌倒立刻发出振动和警报,呼叫家人朋友来帮忙;百姓用手机随手拍下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可以上传到数字平台进行曝光,随时对人居环境进行监管,第一时间反馈整改,真正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智慧化、数字化和规范化。 志愿者直播采收茶叶。 如今,数字平台让乡村文明治理更规范、百姓生活更宜居,让文明乡风吹入万户千家。 接下来,白石镇将着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富民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
|
主办单位:津南区委宣传部 津南区文明办 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