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 2023年09月07日 第03版
“外面下大雨,我家下小雨,我就问你,房子漏雨这事儿,还能不能解决?”一股怒火冲破了电话听筒,话音未落,“啪”一声电话被挂断。不一会儿,一位大爷怒气冲冲进来了。“我就是刚才打电话的,今儿你们当面给我一个答复!”
又是房子漏雨!
这场面,西青区中北镇碧水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磊遇到不止一次了。一进入雨季,通过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小区微信群、物业报修电话等各个渠道反映过来的漏雨信息,一个接一个,他都详细地记录在了工作手册上。
这事儿,解决起来没那么简单。
房子漏雨,居民找物业公司,物业说:“这是房屋质量问题,你找开发商。”开发商说:“房子过了保修期,你们自己修吧。”自己修,小区属于还迁房,没有住宅用专项维修基金,钱从哪出?四五年来,碧水家园的居民们就陷在这个循环里来回转圈,出不来。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底板,是兜底的。就像一个水桶一样,如果底板不牢,一滴水都存不住。”西青区民政局副局长崔秀玲做了十几年社区工作,2020年开始,西青区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牵头社区报到党员、社区民警、物业企业、居民代表、小巷管家、楼门栋长等各方力量,成立和谐议事会,搭建社区议事平台,对社区治理热点堵点难点进行民主协商,以此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凡是老百姓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都可以拿到平台上进行民主协商。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专题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收集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停车难、邻里矛盾、环境清整、电动车治理、设施维护等等一批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被“捞”了上来。
碧水家园的事儿有了转机。
“居委会、物业、业主代表都来了,社区党委牵头,前前后后协商了七轮。”张磊说,“谁的责任谁认,最后物业公司出资,解决了小区274户居民房屋漏雨问题。”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终于了结了,业主们对协商结果很满意。物业公司也满意,“居民们感受到了我们服务的诚意,物业费收缴率提升了10%。”
“为提升协商成效,我们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全区138个社区内全过程跟踪指导协商过程。”崔秀玲说,社区里的事儿,光靠政府唱独角戏,不行!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2020年以来,西青区通过社区大协商、网格小协商、线上云协商等各种形式,就老百姓关心的各类问题召开协商会议1300余次,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200余件,社区有事多协商、遇事会协商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社区民主协商又有了升级版。
“居民与物业的矛盾,在各类社区矛盾中比较突出。涉及到房子、物业,有些问题比较专业,我们成立了专家调解团,由律师、建筑师、造价师等专业人士组成,他们全部来自于社区居民。”崔秀玲说,有了这个专家调解团,协商更加公平、公正,效率大大提高,正如老百姓说的,协商“商”在了点子上,议事“议”到了心坎里。
文字:张立平
图片:西青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