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建昌道街诗景颂苑社区居民刘培林,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集报、剪报。如今,他已完成剪报200多册,记录时代的变迁,传递身边正能量。
刘培林是诗景颂苑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也是社区里的“剪报达人”,一提起他,社区里不少居民都认识。他把《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等报刊上面刊登的国家政策、新闻时事等报道剪下来,制作成册。最近,《都市报道60分》和《今晚报》联动,立体展现居民身边事儿,基层治理共参与,刘培林的剪报也有了新内容。“电视上看到了这事儿,我看挺好的,把这块儿弄成一册子,都是有益于老百姓的事儿,弘扬正能量。”刘培林笑着说。
刘培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集报、剪报,他每天关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等报刊,上面刊登的国家政策、新闻时事等报道,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剪报这活儿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很多技术,壁纸刀、剪刀、胶水等各种工具,全都要用上。“一共需要十多种工具,壁纸刀是必备的,用来裁纸,小剪刀负责剪一些边边角角,胶棒是粘报纸的,胶水是糊面的。”说起剪报,刘培林头头是道,他还把孩子用的哑铃片卸下来,剪报时候压边用。刘培林说,剪报这事儿,其实难做的是剪完报纸后面的步骤,排版、成册,都要提前构思好。去年他制作的冬奥会专题,难度就不小。为了展现奥运健儿的风采,他把报纸上刊登的我国冬奥健儿从夺得第一枚金牌到最后一枚金牌的消息,都剪下来了。当时工作量大,他就喊来老伴儿帮忙,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幅二十多米长的剪报作品。“现在我也非常支持他,以前感觉剪完了家里很乱。现在觉得他能够把这些内容汇总下来、留下来,给社区居民展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我和家里的孩子,都非常支持他。”刘培林的老伴儿汪霞说。
现在刘培林已经完成剪报200余册,居委会还把这些剪报作品在社区里进行展览,让居民们都能参观。“平常报纸上的这些消息我们看不了那么全。如今老刘把剪报制作成册,非常的精细,就像画报一样,让我们非常钦佩。”社区居民们说。
诗景颂苑社区还专门为刘培林成立了集报工作室,给他提供更好的创作空间,让更多的居民通过刘培林的剪报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感受时代的新发展。(记者 刘大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