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劝业场街道南京路社区,下辖8个自然小区,大多是老旧小区,居民6000多人。社区发挥志愿者力量,鼓励他们服务社区居民,为社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义务巡逻发挥余热
“我们都是社区巡逻队的,最早人比较少,就几个人。现在发展到十二三个,年龄基本上都是七八十岁,还有一个八十五的。不管节假日,早晨中午晚上,只要社区一句话,我们就都来了。” 南京路社区居民田秀英说,她是第一批加入女子巡逻队的队员,十多年前,女子巡逻队刚成立时,退休不久的田秀英申请加入,她说就是想发挥余热,给居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女子巡逻队的队员都是社区居民,她们发挥人员熟悉、情况熟悉的优势,没事儿就在小区转悠。哪有污水跑冒了、自来水停水了或者楼道灯坏了,这些身边小事,巡逻队发现后就通过电话、微信群反馈给社区网格员,及时处理。
一天,女子巡逻队的队员贾建敏走到保疆里小区时,发现了情况。原来,小花园的杂草长得太高了,居委会工作人员就联系园林部门过来割草,可割下来的杂草还堆放在原地,没有收拾干净。
“打完了以后到现在还没来收拾,晒干了容易引起火灾。”贾建敏赶紧掏出手机,把现场情况拍下来,进行上报。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联系了园林部门。只用了半小时,小花园的杂草就装车运走了,消除了安全隐患。
多方联动治理社区
在南京路社区,像女子巡逻队这样的志愿服务队伍,有二十来支,涵盖服务、医疗、维修、文艺、体育等各个方面。社区定期召开碰头会,带着这些志愿队伍发挥各自所长,形成联动,一起为社区居民服务。
朱宝强是南京路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他发挥会电工这一特长,为大伙服务。接到社区反馈,有个楼道里灯不亮了,他扛着梯子,第一时间来到了楼道。“这儿就是灯泡坏了,换一个就行。”朱宝强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中,掏出了一个全新的电灯泡换上,楼道里重新亮堂起来。
今年79岁的纪玉珍老人,儿子在外地,平时一个人住。这天,网格员刘婧来到老人家里,聊天、拉家常,问问老人身体情况。
“冬瓜、菜花、胡萝卜,鸡蛋这里也有。纪阿姨,您再缺什么,就说话,我们帮着您买去。”刘婧查看冰箱后,还不忘嘱咐老人。“他们想的特周到,经常来,陪我聊天,对我特别好!”纪玉珍说。
“志愿者队伍正在扩充,不仅有退役军人志愿者,还有助老小分队。同时,社区共建单位的在职党员,以及辖区内的居民党员同志们,也在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和平区劝业场街道南京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尹妍告诉记者,现在社区里的志愿者已有200多人,愿为社区服务的人越来越多。(记者张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