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您当前的位置 : 津南文明网  >  文明播报
天津日报理论创新版刊文:“原创性”是津派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要素
来源: 天津日报      编辑:吴迪    日期:2024-03-26 09:34:21    网络文明传播:

天津日报 2024年3月25日 第09版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滋养和动力源泉。在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物质基础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更加重视满足人民对全面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丰厚独有的津派文化底蕴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充满文化韵味和创造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了独特而深厚历史文化滋养。新时代的天津在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中勇担使命、开拓进取,不断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津派文化产品传承与发展的是具有深厚底蕴、特色鲜明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风貌,讲述与描述的是城市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精彩故事,这种“为我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一、保护和开发好津派文化产品的原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新风貌”。文化产品是传递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产品,既保持和发挥了独特的艺术创作个性,又蕴含着创作和生产的群体认同与艺术追求及价值。“原创”是从“创作”到“生产”津派文化产品的王道,是津派文化产品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资源,精神思想层面的文化遗产资源对于现代文创产业甚为重要。文化资源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文化经济存在的前提,正是依托于不同地域空间自然享赋的不同,使区域文化资源类型及数量存在很大差异,才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津派文化是区别于“海派”和“京派”的中国都市文化流派之一,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历史发展机遇形成了具有天津特点的文化风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宝贵资源。津派文化的各种历史符号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有机融入生产生活中,从而展现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标本”。津门独特的建筑韵味,比如,天津的“老城厢”“运河码头”“三条石近代工业文明”“九国风情建筑”都是历史自传,十分有地方特色。简洁、幽默、语调独特的天津方言,以及天津相声等都与津派文化血肉相连,是雅俗共赏的津派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李叔同、宫白羽等都是叫得响的天津名人。津菜代表“罾蹦鲤鱼”“煎烹大虾”的美味被外地游客广为传颂,煎饼果子、锅巴菜等美味的天津特色小吃深受群众喜爱。此外,在文学、艺术方面,天津也有许多体现津派文化特色的作品,如津派书画八大家的精湛力作、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正是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塑造了这座老城的风土人情。在赓续城市文脉的过程中,原创力是创造津派文化产品价值的源泉。津派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要找准“原生态文化、原生态环境、原生态产品”精心策划,在“三原生态”产品上大做文章,做够做足做深。

  二、打造独具特色的津派文化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天津以地处“河海通津”而著称,“南北交融”正是对天津卫民俗文化发源的生动概括。地域造就品性,历史承载精神。区别于属于“京派”的皇城文化、精英文化和属于“海派”的上海商业文化,津派文化是天津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市民文化。老天津卫将北方第一商埠、运河港口码头和京畿门户重镇的城市特点融会贯通,合为一体,既吸收了京赣、江浙、闽粤以及东北等地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元素,又兼容英、美、法、德、意等多个国家的异域风土人情,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魅力。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在这里交织,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在这里融合,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在这里对接,津派文化走出了一条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新路,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近些年来,天津高品质的文化作品持续增多,但文化产品存在原创性不够凸显,精神文化需求功能发挥不充分,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优质呈现等不足。特色是文化产品生存的根本,文化产品要抓原创、抓品牌、抓质量。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要发挥“唯我独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和原生性等文化特征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彰显其在文化经济中的竞争优势。传承与发展津派文化兼容并包的一贯禀性,“津派元素”能够闪耀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开放的传统和包容的胸襟。近年来,天津市坚持开放包容,国际文化交流区域高地作用日益凸显。内涵丰富的原创津派文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提供了强力的文化支撑。津派文化产品要敢“秀”、会“秀”,敢于走出去。从原创文化到文化品牌必须走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用艺术审美、故事情节、商业规划展现好、包装好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津派文化。深厚独特的津派文化作为特色文化资源能够转化为文化产品,形成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依靠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切实结合天津实际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让老天津卫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活力,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塑造天津形象。加强对具有天津特色和重要艺术价值的原创艺术产品的宣传、开发和利用,大力培育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产品和名家名作。

  三、“秀”出高质量的津派文化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秀”出津派文化实际上就是津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占领市场的过程,也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需要。既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首先,打造高质量的津派文化品牌是延续城市文脉的有效途径。深入挖掘津派文化资源,做好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创新,保护和开发天津近代历史文化特色的遗址和遗迹,传承津派文化符号。重传统、多元而包容的地域文化滋润了天津相声艺术的百年历史。多年来,具有浓郁艺术特色的天津相声传统和现代并重,产生了很多大师级人物和优秀演员,充分展示出津派气息。其次,津派文化产品要“秀”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几百年积淀下来的田间地头的劳动场景、生活情景根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经过艺术家的创新性设计诞生了泥人张彩塑作品“梦娃”这样的艺术精品,这就叫“会秀”,秀得漂亮。天津首家老字号集合店成为集中展示津派文化的一道风景线。老天津卫要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看法,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大胆“秀”出津派文化的品格和魅力。特别是充分调动“文化+”的意识,运用“互联网+”新型传播技术制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推动天津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寻路》等重大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五大道》等电视纪录片,相声、京剧、评剧、话剧、舞剧、曲艺、杂技等传统舞台艺术,以及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等文化会展,都已成为天津文化产业的重要品牌。再者,津派文化产品要赓续和蕴涵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面向市场的文化产品只有让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和获得精神的满足,才能复活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大型综艺情景剧《百年天津卫》生动形象地传播津派文化,让观众享受了一场地地道道的“原生态”天津传统艺术。《杨柳青传奇》融汇了评剧与杨柳青木版年画两大非遗项目,使观众在整个观剧过程中感受心灵浸润与思想启迪。天津全力打造高质量津派优秀原创文化产品以涵养城市气质和精神品格,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绽放了现代化大都市的风采。

  (作者:乔贵平 徐沄洁,分别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BXG19-004阶段性成果)

文明矩阵
中央宣传文化单位
重点网站
本市和各区文明网站
中央办公厅 | 中央组织部 | 中央宣传部 | 中央统战部 | 中央政法委 | 中央网信办 | 中央文明办 | 全国总工会 | 共青团中央 | 全国妇联 | 中国文联 | 中国作协
中国科协 | 中国侨联 | 中国残联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国务院办公厅 | 外交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部 | 民政部 | 财政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交通运输部 | 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部 | 中国人民银行 | 国务院国资委 | 海关总署 | 国家税务总局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中国银保监会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国家文物局 |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 中国关工委
主办单位:津南区委宣传部 津南区文明办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