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文明网 > 道德建设 |
河北区文联“艺韵金秋歌盛世 携手同抒爱国情”迎国庆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示(二) |
来源: 河北区文联 编辑:崔千秋 日期:2024-09-25 09:17:11 网络文明传播: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区文联组织开展“艺韵金秋歌盛世 携手同抒爱国情”迎国庆主题活动,面向全区征集质量上乘、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 活动开展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市民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创作推出了一批文艺作品,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现河北区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在十一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将陆续展示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今天,请大家欣赏河北区作家协会徐鹏的作品《怀念清水》。
怀念清水 徐 鹏 离开甘肃清水已经有几年了,有些印象确实已经模糊,然而有些印象似固化了一般,常拭常新,愈发明亮。翻看那时的日记,阵阵亲近和感动又复涌而来,仍然能够涤荡造化今天的我。 2019年7月1日,我参加了河北区组织的对口帮扶甘肃省清水县支医工作,工作单位是这里的县疾控。这里远离家乡1400多公里,懵懂中,一切都从好奇和探索中开始。这里县疾控的工作与天津那边的有很多相同,但也有很多不同。就拿地域面积来说,这里是我天津所在区的70倍,所以工作本身就有很多下乡的事情。那年又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份,就又增加了不少下乡扶贫的任务。清水山路崎岖,下乡路途遥远。听说原来这里下乡一次,都至少要一个星期,因为路不好走,脚量、骑马、自行车都有,赶上大雪封山就走不通了。后来通了公路有了汽车才好些,但也是大雪封山下乡去不容易,每年都有出事儿的。如今那里已经公路村村通,村村路面都硬化了。 这里乡间风景倒确实不错,我很喜欢,而且吸引我的,还有这里的风土人情。我来这里之前,就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多读些书,当然已经带了《王阳明》《乡土中国》等几本书,还要看地方志,至少参加一次这里的白事,一次喜事,走遍这里的每一个乡镇,考察这里的公共卫生状况。帮扶工作到最后,我确实全部完成了。在刚到这里之初,我带着这样的初心,很快就有了不少发现,那也是我内心的震撼和觉醒。一件事是,在县城周边和乡间村落,家家老宅都有门楣,“耕读第”“宜兴宅”“祥和第”“康乐居”“吉祥第”“崇德第”“勤德第”“敦厚第”“福寿第”“静心居”等等,我仅仅记录了一些;另一件事,就是我去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小学调查氟斑牙的情况,完成工作后,出办公室,眼前一个古色古香的阁楼,耸立于学校墙外,说耸立,它也仅比学校院墙高出一些,但因为学校就在山屲的坡上,所以说耸立也恰如其分。仔细端详,上面的匾额是真正震撼我的“魁星阁”。一个边远山间村落,仍坚守着传统文化,可见传统文化对这里的影响仍是至为深刻的,刻画着这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后来我发现,这县城里书画店铺的密度甚至要高于东部城市里的。 这里的山连绵起伏,每一座山都有山神庙。县城南街就有座山神庙,一天朋友说那里有庙会,就带我去看看。庙会就在庙旁边,搭的戏台,正吼秦腔。秦腔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剧种,不少当地的朋友都能唱几句,高亢,嘹亮,爽朗,率直,那就是西北人的性格。 下乡扶贫的任务,大概一周至少一次。于我来说,也是顺便去看绿水青山,是去了解乡土中国。 县疾控有好几个对口扶贫村,有一个我印象最深,大树村,是我给起的名字,也是确实没记住它的原名字,只因为村中央有棵大树是我见过最大的一棵树。在那里,我们定期深入贫困村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了解实际困难并积极帮助解决;采购贫困户家里的农产品,了解贫困家庭“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关注重点家庭,防止脱贫后返贫等等,这项工作我参与的少,只是略知一二。村干部们都非常热情好客,找村里面食做得好的厨嫂给我们做家常面,当然不少时候是自己下厨,将带过来的食材,用农家的锅灶做一顿简朴工作餐,基本上都是面条,加一两个配菜。忙活一上午,大家围坐一桌别提多热闹,那热乎的面,那听不准确的热情招呼,都是那么的有滋味。 记忆尤其深的一件事,就是那次我们同行的一位大夫说想要买点柿子,村支书就给她介绍,说各家柿子都剩下的不多了,谁谁家应该还有,你去他家,你们都认识的。我也跟随着到了那家,非常简朴的一家,那院落的景致就仿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样子。老乡很热情,客气,知道我们要买柿子,说什么也不要钱,“拿走去吃”。我们硬塞给他,他才收着。买了可能是有90多元钱的柿子,家里的柿子就那么多了,我们就给了他一百元,说不用找钱了。那老乡翻弄口袋,确实也没拿出零钱来,我们就走了。可我们的车要开出村口时,后视镜里,一个老乡远远地喊着,“等一下,等一下”。这时村支书的电话也打了过来,说那老乡说什么也要找给零钱。那位老乡小跑大半个村庄,而且净是上坡路,那黝黑的,气喘吁吁的,短小身材的,耳顺之年的老人。我忘不了那样的一幕,他拿着10元钱,递给了我同事,又给我们拿了一些梨子。此刻我的眼里已经噙满了眼泪,多么好的老人,多么好的乡亲,那场景是至今仍能让我在敲字过程中湿润双眼的。 贫困村里都有驻村的县帮扶干部,大部分是各单位新近几年内的年轻干部,都是大学毕业生。我下乡过程中就认识了几个,后来还请他们帮忙找老乡买了些地道的特产。他们看似脱离了本岗在村里做扶贫,其实不也都是为了老百姓做事吗?我的一位驻村朋友,不仅一聊起村里的大事小情全知道,而且就在驻村过程中,读完了村图书室里所有的书。这些就真不仅仅是脱物质的贫了,而真正是使精神上富有。慢慢我理解了,这才是真正的脱贫。 大树村的大树是我非常喜欢的、喜欢仰望她,她至少应该有几百岁了吧,有时间我就会绕着她一圈又一圈,观察她,思考这村落几百年间的春秋,思考这里老乡们传递给我那些亲近而又不能全听懂的寒暄,思考生生不息在这里的人们。 一次天水市疾控的几名同事一起参与下乡工作,有名同事工作之余,用手指卡量远处的风景,我知道我们的眼界里都有同样的风景,后来我们成为了要好的远方朋友,时不时的联络,畅聊。在我经历了甘肃清水的扶贫支医工作,身体力行的去考察,然后领悟我们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内涵之后,我很清楚自己选择了一种风景,那是独立的、发现的、理解的、包容的、广阔的,是风景这边独好的风景。 甘肃清水是我的一个新的开始,给我的人生启迪是恒久持续的。仅以此文纪念在清水的日子。
作者简介: 徐鹏,河北区作协会员,河北区作协副秘书长;河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副主任医师,曾在《天津工人报》等发表数篇作品。 |
|
主办单位:河北区委宣传部 河北区文明办 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