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外地的朋友,提到天津,最先想到的形容词是什么?看到下面新闻你或许有了答案。
据《天津日报》报道,傍晚时分的地铁文化中心站,一架共享钢琴前排起队伍。白领、学生和银发长者轮流触碰琴键。他们中间有专业的钢琴老师,也有初学不久的钢琴练习者;有本地的上班族,也有外地来津的游客。一首首优美的曲子顺着指尖流淌出……
据轨道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3年3月开始,轨道交通集团先后在直沽地铁站、吴家窑站、津湾广场站、文化中心站、京华路站放置钢琴,累计2000人次参与演奏。
天津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共享钢琴,不止是在地铁站。
经常乘坐地铁的白领吕女士说,地铁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公共场所,不仅是城市交通枢纽,还是承载城市精神与文化重要公共空间。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大中小学生,大多紧张忙碌,在换乘或出入地铁期间,听一首现场演奏的钢琴曲子,感觉周围的空气变得香甜,心情也轻松了很多,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在她看来,天津是座文艺范儿十足的城市,不经意间就能触及浪漫。
不止是吕女士这样认为。笔者在北京出版社工作的朋友沈女士也被天津的浪漫气质所吸引,并改变了对天津的刻板印象。
她说,过去一提起天津,首先想到的是幽默、松弛,因为她认知中最有名的天津人是马三立和郭德纲,知道网友把天津称作“哏都”。
直到去年夏天她与闺蜜第一次来到天津。一出天津站,彻底被海河夜景给惊艳了。
中西合璧的建筑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乘游船在河中穿行,看岸边歌舞演出。除了专业艺术团体参演的桥边音乐会,更让她喜欢的还有岸边年轻人自发的演唱会、市民跳起的伦巴舞、一个个香气四溢的咖啡摊。赏着夜景,吹着晚风,喝着咖啡,看着演出,这时感觉海河犹如流动的音乐旋律,满满的浪漫随河水流淌。
这个夏天刚刚开始,她为欣赏海河夜景已两次来天津。
笔者告诉她,除了海河两岸,节假日在天津金街、意式风情区、泰安道还有精彩的话剧、歌剧、西班牙舞蹈表演。随便到一个公园,都能看到市民表演萨克斯或打爵士鼓。天津的文艺范儿在国内很少有城市可以媲美。
笔者敢这样说,是因为天津有这样的底气。
依河傍海的地理优势和五方杂处的人员构成铸就了天津开放多元兼容并收的城市气质。作为开埠较早的中国大都市,在文化上中西合璧、古今兼容,无论雅俗,在这座城市都能找到适宜成长的土壤,都能做到极致。大浪淘沙,岁月为天津沉淀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回首过去,天津文化常领时代之先。这里曾是国内话剧的摇篮,诞生了曹禺这样的戏剧大家;这里曾开创中国博物馆先河,北疆博物院是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博物馆;几百年前,进入中国的第一架钢琴也是在天津港口登陆的……
再看现在,无论是戏剧、舞蹈、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曲艺、脱口秀,在天津都能找到忠实的拥趸。天津这方舞台,如同检验艺术大咖、戏剧名角成色的试金石。更难得的是,天津高大上的专业文艺演出没有被局限在专业场馆。各文艺团体主动求变,打破传统表演壁垒,把高雅艺术融入百姓生活,提升全民艺术素养。最美街角演出,桥边音乐会、茱莉亚“市民乐享”户外音乐会,一场场零距离演出点燃了这座城市的艺术热情,受到艺术滋养的群众又自发地进行文艺创作回报这座城市,提升其文艺气质。城市与艺术,艺术与群众,双向奔赴、相互成就,让中西文化融汇、传统现代交织的天津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开放、包容。
用网友的话说,天津这座城市可咸可甜,除了接得地气,看得见烟火,还能体验到大气、洋气,既有文艺范儿,还有国际范儿、新潮范儿。
津城的浪漫,挡不住!(咚咚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