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网 >> 温暖天津文明风
枫叶正红时 剪出岁月温柔
2025/06/24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清晨八点半,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云层,哈行河北支行大门前已经排满了银发老人,老人们知道九点才开门,早点来等候比较凉快,理完发到市场买点菜回家一举双得。每个月的8日,这场与“枫叶正红”的约定,早已成为老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温暖的盼头。

  发号、登记,九点整大门一开老人们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安排下,陆续按照次序坐满了等候大厅。志愿者们也都在紧张的整理理发工具,围裙、剪刀、电动理发推,爽身粉、酒精消毒理发器具,各道程序毫不不含糊。

  “王姐,今儿想剪个什么发型?”说话的是团队“第一把金剪”张秀云大姐,虽然她患有听障残疾,但能够与老人正常交流。“天热啦,您就给我剪个短一些吧,后边留个‘坡茬’就可以。”只见张大姐剪刀在指间灵活翻转,发出清脆的声响,精湛的理发技艺瞬间让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姐年轻十岁。

  “张姐您就给我理个高平头吧,利索、好洗、凉快!”一位老大哥来得早、理得晚,他是张文荣大姐的粉丝,手中拿的是6号,然而等他理发时已经喊到20号了。“我每个月都让张姐理发,天津人讲话——活儿细!她给我理的发型我特别喜欢,人多时我就等着。”来这里理发略年轻的老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

  “志愿者们不但手艺精湛,态度特别和蔼,我们在一起相处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助老理发现场聊天声、欢笑声、叫号声、剪刀与推子的马达声融为一体的合奏,蕴藏着比任何理发店都热闹的烟火气。

  团队里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专属粉丝”。擅长剪刘海的范书义,总能把银丝梳理得格外俏皮;具有审美观的杨丽娟,常给爱美的奶奶们设计精致的发型;不怕辛苦的王秀红,凭借细致的服务、对行动不便老人们的耐心,收获了老人们的信任。

  党员志愿者王金凤,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男活女活全不在话下;有着20年志愿服务的老志愿者宋春,对理发精益求精,尤其对患有帕金森症或是患有中风的病人理发格外贴心,让老人放松下来才精心修剪,一次理发往往要耗费两倍的时间;这个团队还有专为老人理光头的王志洁、刘惠环二位大姐,每个月到这里理光头的老人可以不用排队呦。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每月的8号就是老人们“惦记”的日子,理发、聊天儿,看看在这里相识的老友。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关爱老年人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使命。枫叶团队助老理发服务看似微小,但却散发出巨大的能量,志愿者们用“指尖技艺”传递“心间温暖”,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增添亮色。

  “理发师”们紧张的为老人们服务,理发“助理”们可没闲着,他们拿起扫帚随时清理落在地面上的发茬,看似不起眼儿的微服务,但它却是保障老人们理完发站立行走安全的保障。当脚踩到地面上的发茬就像踩上油一样的湿滑,如不及时清理就会产生意外,因此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保障。

  除了固定理发外,志愿者们的足迹还遍布社区的每个角落。对高龄老人、因病致残的老人等,她们还要爬上没有电梯的老式居民楼,大家表示再忙也要腾出时间为这些老人们提供服务。90多岁的张大爷已经常年不能下楼了,患有脑梗、帕金森、腰突等病症,只要见到志愿者们入户给自己理发就非常受感动,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激动的泪光。“多年来我从未因为理发而感到困惑,非常感谢社区居委会的关心,更要感谢志愿者们真多年对我的付出!”

  渐渐地,团队的影响力像枫叶的红韵般蔓延开来。不仅服务本社区,还要前往去其他街道的社区入户助老理发。每次社区公益微市集活动都会有枫叶团队理发的“摊位”,无论是哪个社区打来电话“求援”,志愿者们义无反顾前往提供服务。这里有常年卧床的老人,更有临终关怀的老人,让有需求的老人享受到“指尖技艺”的服务,志愿者们用耐心和细心、用所学到的理发技艺为老人们打造清爽发型,让老人们“享受”一站式服务。

  如今,“枫叶正红”的红马甲已成为社区里最温暖的标识。每当助老理发日,整齐统一的红马甲,就像跃动的红色燃烧的晚霞,将岁月的沧桑剪成轻盈的发丝,把善意编织成绵长的牵挂。老人们或许记不住志愿者的名字,有人问及在哪理的发?这些老人会指着社区的位置,骄傲地对邻居说:“这就是咱们社区枫叶正红志愿者们给我理的发,他(她)们对待老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时光流转,枫叶红了又落,落了又红。而“枫叶正红”的故事,仍在剪刀与梳子的轻响中,续写着关于爱与奉献的篇章。在这里,每一次低头修剪,都是对岁月的温柔致敬;每一句贴心问候,都在诉说着“老有所依”、“老有所为”的美好承诺。

  (以上照片均为邢玉敏、苏小平手机拍摄)

 
 
稿源:枫叶正红老年志愿服务队  编辑:张丽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今晚报副刊刊文:由王静波义务理发数十年说开去
·闷热酷暑之下 助老服务没有“暂停键”
·家风传承:志愿精神在祖孙间接力
·高温酷暑步履不停 志愿服务情暖夕阳
·点赞!“00后”天津大学生用无人机架起救援“生命线”
·96岁老党员王锡九:一生跟党走 赤诚永不改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志愿服务+上合峰会:一场奉献与盛会的浪漫相遇
·礼迎上合,文明新风吹到了武清~
·@天津人 来参与!“画”中找不文明行为 一键解锁正确操作
·天津第八届市民广场舞大赛竞演回顾(第二场)
·天津市群众性歌咏大赛电视展演(二)
·天津河北区津南区武清区文明城区创建视频报道集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天津武清区发动基层力量 做好志愿服务
·河北区建昌道街道香湾凤苑社区:“萌娃自习室”上新 让假期有“知”有“味”
·天津媒体评论:400斤乘客挤占邻座空间 高铁服务如何更“包容”?
·天津媒体评论:哪位医生让你铭记?和谐医患关系是场双向奔赴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