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者平台·新闻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公益广告展播·看台 道德讲堂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班级博客
 
  天津文明网 >  精神建设进行时 > 践行核心价值观 > 天津文明网
践行核心价值观:永远的贴心人
2014-03-08 09:08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原题:永远的贴心人——追记宝坻区海滨街道吴辛庄村原党支部书记王东明

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宝坻区委联合调研组

  “千万得把村里的楼建好,给大伙儿分好。”在王东明离开这个世界的前十多天里,这个被肺癌折磨了整整两年的铮铮铁汉,仍然没有躺在病床上。他执拗地要求儿媳妇用轮椅推着他,回到了吴辛庄村。在还迁楼的建设工地,他紧紧地拉着村干部杨秀山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你们一定要多费心、多费心……”

  2013年7月26日,王东明的生命钟摆永远定格在了63岁。出殡的那天,拆迁后暂时分散居住的180户村民扶老携幼,全都早早地赶到了大队部。在灵车启动的那一刻,村里所有的男女老少哭成一片。

  泪眼望天,天也垂泪。

  这位村党支部书记,永远离开了他深情躬耕了36载的乡村故土,离开了他日夜牵挂的乡亲百姓,离开了他倾尽心血的工作岗位。但他却像一座丰碑巍然耸立在全村一百多户村民的心中。

王东明同志生前影像资料截图

  父老乡亲在他心里永远排第一

  36年前,27岁的王东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乡亲们盼着这个年轻有为的新干部带村子闯出一条新路。36年来,王东明把自己深深根植在村民之中,进百家门,操百家心,干百家事。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时刻刻把全村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正因如此,父老乡亲成为支持全村工作的坚强后盾。

  为加快城区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宝坻区实施了城中村改造计划。2011年10月,海滨街道的部分村庄和宿舍区要进行搬迁。吴辛庄也在其中,而且还被确定为第一个整体搬迁村。

  海滨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泽华回忆说:“因为这个村的群众工作基础好,有个近30年的红旗党支部,所以首先就想到了吴辛庄,希望东明能给我们开个好头。”

  就在这个时候,王东明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他刚刚接受完手术,正在进行化疗。

  一边是村民故土难离,一边是区委的惠民工程。如何让全村400多人都能理解支持搬迁工作,如何让大伙儿都能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他拖着病躯带领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讲政策、做工作,为一家家筹划、核计。他们为集体资产进行了评估,计划把这笔钱平分给每一个村民,这让大家心里都有了底,也解决了拆迁工作的后顾之忧。

  搬迁顺利进行。可他的病情不断恶化,经常咳血、便血、呼吸困难。同事朋友都劝他:“东明,养病要紧,搬迁的事让别的同志操持吧。”可他经常是输完液,就赶紧回村工作。

  就在这时,搬迁工作卡了壳。一个姓吴的小伙子不愿意搬迁。他不久前才开了皮鞋作坊,因为办厂,夫妻意见不合刚离婚。眼看生产渐渐进入正轨,他害怕搬迁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正在输液的王东明得知这个情况后,心急如焚,拔了输液管,就来到了他家。王东明站在他面前,只说了一句话:“小吴你放心,政策有我的就有你的,等发了补偿款,你还能干你想干的事。”小吴稍一愣神,看着眼前这位被人搀扶的老支书,感动地说:“我搬!”

  从2012年11月街道办事处搬迁工作组进村,到每家每户签订完搬迁协议,一共只用了6天,创造了城中村搬迁的“吴辛庄速度”。这对参与过搬迁工作的区街干部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搬迁工作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东明在村民中威信高,大伙都相信只要有老支书在,就不会吃亏。”村主任王桂林说。搬迁后,吴辛庄的每个村民分到了120842元的集体资产补偿钱,所有人都喜出望外。在抽选楼号的过程中,年届八旬的村民杨宝利发自肺腑地高喊“共产党万岁!”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在王东明心里,每个村民都是他的手指,都连着他的心。他总是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正如他经常念叨的那句“不能丢下一家一户”。

  30年前,魏大娘不幸得了乳腺癌,她的五个孩子都未成年,这对本就在贫困中挣扎的一家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王东明推开了她家的门,帮她联系了北京协和医院,还硬塞给她3000块钱。3000块钱可不是笔小数目,这些钱都是王东明找朋友借的,后来又悄悄地还给了他们。“我妈临终前一再嘱咐我们,说王叔是我们的大恩人,是他让我们又多有了18年的妈。”魏大娘的儿子杨猛龙含泪说道。

  村东头的李大婶老伴儿走得早,自己又得了风湿病,长年卧床不起。王东明从每月工资里拿出800元钱,给她请了保姆,这一请就是三四年,直到她儿子工作为止。

  村民王建生头脑不清楚,大家都管他叫傻二,在哪打工都没人要。王东明把他安排在村里的工厂扫院子,干点零活,发一份工资,还为他申请了低保。

  王东明舍小家、为大家,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记用自己的病弱之躯为全村百姓奉献光和热。

  豁出命也要让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

  吴辛庄村是个城中村,人多地少,在靠土地吃饭的年代,出了名的穷。上任伊始,看着老旧的街道、房屋,面对乡亲们的期盼,王东明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富起来!”

  他先对全村400亩耕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建温室大棚,种植高效精品蔬菜。但只发展农业还不够,“要甩掉贫困的帽子,必须得发展企业”,王东明下定决心。

  当时,村里只有一个小五金厂,五六个人干活,没什么效益。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小厂,让王东明带着全村走上了富裕的康庄大道。他敏锐地发现:五金厂工艺简单,投资少,只要产品适销对路,应该很快就能见到效益。对市场不了解,他就东奔西走跑销路;对工艺不熟悉,他就找老师傅虚心求教。在一次试验新买的冲床时,他太过投入,右手食指指节被砸碎,落下了终身残疾……

  他把所有希望、所有心思都倾注在了厂子上。终于,五金厂红火起来了。村民的工分节节攀升,第一年就从三毛涨到了八毛,然后就是一块六,再到三块多,吴辛庄很快从穷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五金厂的成功给村子的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王东明又趁热打铁,在村里陆续建起了食品机械加工厂、织袜厂、染整厂、防盗门厂等村办集体企业。

  染整厂试产时不顺利,王东明在车间里整整盯了两天两夜,直到机器正常运转,才拖着一身疲惫回家。刚到家,突发情况就来了:由于工人缺乏经验,卷布的滚子上沾了一颗小螺丝,整整3万米布,每隔一段就被硌出一个小窟窿。客户得知消息,要求全部退货并赔偿损失。十几万元的损失,这可是乡亲们养家糊口的血汗钱啊!

  他连夜赶往位于河北迁西的布厂,得到的答复却是:“没得商量!”厂长也不见他。他干脆一连几天在门口蹲守,饿了啃几口干窝头,渴了喝几口自来水。一见到厂长,他就跟上去软磨硬泡:“全村的饭碗都指着呢,我这样回去没法交代,您无论如何再帮着想想办法吧。”厂长被他的执著与真诚感动了,帮助重新设计裁剪方案,巧妙地避开了布面上的小窟窿。

  带着喜讯回村的王东明蓬头垢面、消瘦憔悴。杨秀山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胡子拉碴、满眼血丝的样子到现在我也忘不了,许多在村头盼消息的乡亲看见他都哭了,真让人心疼。”

  多一个企业就多一条共同富裕的路。王东明凭着一股不服输、不要命的拼劲,全国各地跑、没日没夜忙。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里新建的织袜厂争取到参加广交会的机会,他背着大包小包的样品,拎着电热杯就走了。到了广州,他忙着拉客户看样品,实在饿了,就躲在会场角落煮点面条。一连几天,同行参会的企业老板们下馆子,从来喊不动王东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商品价钱低、质量好和他的锲而不舍,哈尔滨、太原、呼和浩特等十几个城市的客户签下了订单。从此,村织袜厂的业务接连不断。

  村里的企业一个比一个红火,集体经济一年比一年壮大,村民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富裕。从种子化肥、耕种收割,到吃水用电、医疗保险,村里没让村民花过一分钱。180多户村民中,办企业、跑运输、搞建筑、经营服装的个体户有40多户,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吴辛庄村附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姑娘嫁到吴辛庄,不愁吃来不愁花!

  昔日基础薄弱的困难村,如今成了集体资产累计达4800多万元的“精神文明小康村”。吴辛庄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宝坻区先进党支部。王东明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先后获得区级和市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当村支书决不能有半点私心杂念

  “当干部就要一碗水端平。”这是王东明在世时的口头禅。他始终坚持一个“公”字,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拥护。

  吴辛庄村有一段300多米长的临街“黄金路段”。不少外村人托关系找到王东明,想买下这块地盖门脸房进行经营,可他就是一点儿口子也不给开。他要把这块儿地统一盖成门脸房进行出租,收入归集体所有,让全体村民得到实惠。

  在村集体资金的使用上,王东明从不含糊。为村民修路、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厕所改造、交物业费……一项项、一笔笔,集体资产的收支情况定期准时向群众公开,让大家心服口服。村里的钱只能用来改善群众生活,但公款私用、请客送礼,哪怕一分也不行。

  村会计程洪海回忆说:“王东明常年在外跑销路,一天的伙食住宿费从不超过30块钱,20年没变过。出门在外,他都尽量睡在汽车里、火车上,实在不行就找最便宜的小旅馆住。东明也是这样要求每个村干部的,有一次我出差多报了5块钱的账,被老支书直接把票攥起来扔了出去,一点不留情面。”

  王东明一生从不多占公家一分钱,自己也特别节俭。在他的遗物中,有一部黑白屏幕的长虹牌手机非常引人注目,就是这部看上去傻大笨粗的手机跟随了他10个年头,磨坏了4个手机套。女儿王蔷回忆,父亲重病弥留之际,肿瘤压迫心脏心跳达到每分钟200多次,身体疼得连睡觉也只能半坐着。两位来探病的乡亲实在看不下去了,跟她商量打算买个按摩椅,“我就答应了,但父亲知道后动了怒,说咱不能占村民一点便宜!这也是父亲最后一次冲我发火。”她说着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有人说王东明傻,这么多年,不但没有因为当书记占到便宜,而且还没少吃亏,到去世时工资只有1500元,哪个村民都比他挣得多。

  可是,就因为他心里没有自己,只有全村村民,他才能挺直腰板说话,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他才敢提议两委班子成员每月上全勤班,拿工资时却少拿两天;他才可以要求全村建房必须统一标准,房檐对齐,房脊相平。乡亲们感慨,老支书一生把无私当做追求,“平的是咱心里的秤,齐的是党员群众的心。”

  这个远近闻名的好干部,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在他的事迹报告会上,他的家人和生前同事、乡亲回忆起一段段往事,让一个不平凡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再次鲜活起来。在场的人感动不已。驻村帮扶干部天津北方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的刘志强红着眼圈说:“东明同志一心为民,在重病期间依然扑在工作上,这种忘我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驻村帮扶干部天津医科大学的王强感叹道:“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王书记心里装着的还是乡亲们,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他的光辉形象不仅印刻在每个村民的心中,也深深刻进了每个党员干部的心中。薪火相传,我们愿意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像他那样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稿源: 天津日报  编辑: 洪涛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好人工作室继续履行承诺 让老人“顶上生辉”
·“党建+共建” 用劳动汗水致敬劳动节
·守护生命 “医”不容辞
·世界读书日 青年梦想家志愿者走进天津图书馆
·健康宣讲进校园 为健康成长护航
·青年梦想家油城首秀 二号院小学师生让爱扬帆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名单出炉 天津这些集体和个人获奖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将文明养犬落到实处
·城管青年,你的青春不一young
·综合执法岗位练兵系列活动之双新篇
·卫津荣耀·天津滨海职业学院逐梦星火团队开展“巧手慧心 丝网传情”益老志愿服务活动
·天津好人“扎堆”养老服务中心 街道举办公益服务“小微市集”
·纪念天津市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五爱”教育阵地建设推动会议召开
·每日新报评论:小长假开启 如花在野温柔热烈
·曲凯:践行教育家精神 铸就师大卓越育人之路
·于淑珍: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