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网 >> 精神建设进行时 >> 工作传真 >> 全市
五年前,那位院士给天津大学新生手写了回信
2022/08/10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五年前,时值95岁高龄的余国琮先生

  给刚入学的“90后”天大新生手写了一封回信

  一笔一划,工工整整

  包含着余先生对当代青年的殷殷嘱托

  也传递着天大学子接续奋斗的力量

  2017年,张人仁考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初入大学,带着对于大学是什么,要成为怎样的人,如何规划好大学生活的迷茫,张人仁所在的化工一班同学们决定给他们崇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精馏分离学科创始人、现代工业精馏技术先行者、化工分离工程科学开拓者余国琮先生写信。

  他们在信里写到,“从您毅然决然返回祖国,到您学术研究上的累累硕果,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和兴学强国的使命在您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我对化工很有兴趣,但我对它的认识仅止于此,我很想知道关于化工及化工人的未来和前景是怎样的......”

  当时的余先生已经95岁高龄,虽然因病住院,但仍然坚持着专著修订工作。张人仁等同学原本并没有奢望余先生能给大家回信。

  没想到仅仅两天后,这群“90后“大学生就收到了余先生的亲笔回信。在信中,余先生写到 “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是当代‘化工人’的信念......要为将来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余先生的回信让化工一班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同学们要立志做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的“化工人”的决心!

  在四年大学生活中,张人仁和同学们谨遵余先生嘱托,将科技报国奉为自己的信念。毕业时,化工一班28名同学中有23名选择在化工领域继续深造。张人仁也跟随为余先生的学生、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许春建教授,在研究生阶段继续从事精馏相关的科研工作。

  拳拳家国心,殷殷报国情。余国琮先生用毕生奋斗坚守着自己为中国争一口气的信念,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斯人已去而师范永存。

  张人仁说,身为新一代化工人,我们对先生最好的怀念,就是要把“争一口气”精神、科技报国的信念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心怀家国,为国争气!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打开天津志愿服务网

 
稿源:天津大学  编辑:刘卓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青年梦想家志愿者走进民航大学研学探秘
·发放文明监督卡 天津公交8路请乘客“打分”
·盛夏送清凉 银发焕新颜
·枫叶正红时 剪出岁月温柔
·春晖在行动:烈日炎炎 服务解暑
·春晖在行动:非遗技艺“活”起来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 | 文明我先行 河北区基层社区开展多样文明倡导活动
·文明花开文明城丨“盛情迎盛会 同心颂华章”天津市群众性歌咏大赛河北区海选活动成功举办
·迎上合 展风采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丨月牙河街涪江北里社区开展“学文明礼仪 做文明使者”主题活动
·文明花开文明城丨鸿顺里街开展“遇见非遗·多彩课堂” 之合香技艺体验活动
·“五爱”教育阵地丨江都路街靖江里社区开展“童心向党 红色起航”主题红船折纸活动
·“颂扬文明新风”文明故事讲述大赛 河北区预选活动成功举办
·擦亮文明底色!武清区深入开展“为民初心路·文明实践行”主题文明实践活动
·情暖桑榆映初心!“一个人的剧场”致敬武清老党员
·多方联动结新网 志愿守护家安宁——安华里社区“微光同行”志愿服务项目
·五十勋章铸忠诚 红色精神映初心——安华里社区“党建+内强外引”夯基释能项目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