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网 >> 精神建设进行时 >> 工作传真 >> 区县系统 >> 静海
天津静海融媒评论:这一仗 我们打得艰苦 但是漂亮
2023/08/21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回家,往往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更有意义。这两天,这个词,对每一位静海人都是一种神圣的温暖。

  因为昨天,为静海抗洪抢险拼命的人民子弟兵“回家”了,静海人以最热烈的方式欢送他们。

  因为今天,台头镇、独流镇、王口镇3万多名转移安置群众回家了。家里的房屋没有进水,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用群众的话说,家里头,走的时候嘛样儿,回来还是嘛样儿。

  一句简单的话,是对这次抗洪抢险工作最真的表达,最实的认可。有群众这句话,再多的累,再难的事,再重的担子,都得到了圆满的化解。

  这一仗,我们打得艰苦。

  8月,三分之二的时间,我们都在和洪水战斗。

  7月31日,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上游泄洪量加大,天津域内多条河道水位上涨。8月1日2时,国家防总启用东淀蓄滞洪区。8月3日11时,台头镇、独流镇、王口镇3万余名群众转移安置。

  来不及采收的庄稼,已经成熟的瓜果,即将出栏的牛羊……都说静海人恋家,但此刻他们没有犹豫,说走绝不拖沓,25小时全部安全转移。

  8月4日,大清河洪水抵达台头镇。8月10日,大清河上游河北省滩里干渠东侧发生决口……

  这一仗,我们有底气。

  汛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询问灾情,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同志紧急赶赴天津,转达对受灾群众的深切牵挂和亲切慰问,现场指导调度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市领导一线指挥,多次走上大堤,现场安排固堤抢险工作,区领导24小时坚守一线。

  各机关、各部门、央企、国企、民企等驰援单位超过40家;消防和社会救援队、民兵预备役、公安干警、市区两级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连夜驻守;志愿者、企业经营者甚至外省市的爱心人士无私援助。

  转移安置的群众有亲戚、朋友接纳,更有西青区的大力支持。西青区立即行动,连夜布置转移安置用房,设置24小时医疗点,让静海群众吃得安心、住得踏实。

  “人民子弟兵来了!”,只有中国老百姓才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中部战区解放军、武警部队,超万名人民子弟兵扛沙袋、筑堤坝、堵管涌。他们眼前是洪水,背后是群众,他们呐喊着冲上前,独属中国人的安全感在静海上演着、传递着。

  这一仗,我们打得漂亮。

  大清河、子牙河、北围埝、革命桥、千里堤、茁头排干西堤……新闻稿件中、朋友圈里、电话两端一遍又一遍地提及这些名词。它们是洪水“自认为”可肆意直怼的地方,是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日夜坚守的地方,是人民群众时时牵挂的地方。

  加固了52公里堤坝,1000余人昼夜巡堤,处理了321处渗漏、管涌险情。我们用数据和实力“告诉”洪水,什么是抗洪精神,什么是国家力量。“有监测记录以来”“60年一遇”等词汇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

  人员无伤亡、村庄无进水、重大基础设施无受损的目标在这里实现。

  这两天,被泪目和感动刷屏。假如人生能够留下可以延续的记忆,我一定选择感激,一定会说一句:“谢谢每一个为静海抗洪付出的你。”

  我们珍惜,我们安慰,我们更加清醒。

  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我们还要重建家园,让损失降到最低;我们还要看管好孩子和家人,远离河道;我们还要做好卫生防护,避免疾病传播……

  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经过这一次,我们更加懂得珍惜,我们会将一句句感谢化为一件件行动,用最快的时间恢复生产生活,用最美的人间烟火回报每一个帮助过静海的人。

  一场相遇,不负遇见。我们存在,就是为了改变。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打开天津志愿服务网

 
稿源:静海融媒  编辑:刘睿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天津八旬老人孙玉斌:学雷锋是一辈子的事
·乘海河红船 览红色遗迹
·让“善小”之花开满桃花园
·水利老兵: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引滦精神
·开学第一课 护苗在行动
·第六埠红歌王张振来的期待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津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红桥区咸阳北路街道“定制服务” 温暖社区生活
·天津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河西区福盛花园社区四队“红”先锋 共促睦邻情
·天津市道德模范王智萍:做儿子心中那道“自强的光”
·培育文明交通新风 天津印发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出行品质“十项攻坚”方案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团走进天津:感受津城魅力 “定格”文明风采
·[视频]天津:沈蕾深入武清区调研农商文体旅融合工作
·天津市第七中学苏圣同学在全国“红领巾讲解员”交流展示活动中斩获佳绩
·把最美的瞬间定格 叫“我和国旗合个影”
·[视频]第三届中国节水论坛在津开幕
·致敬第10个烈士纪念日:平津战役纪念馆补刻三位烈士姓名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