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网 >> 精神建设进行时 >> 工作传真 >> 全市
关于推荐2021年11月天津市“中国好人”候选人的公示
2021/10/23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根据中国文明网关于做好2021年11月“中国好人”候选人推荐上报的通知要求,天津市文明办经过基层推荐、初审等环节,确定尹瑞新等8人为2021年11月“中国好人”候选人,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0月23日—10月24日,共2天。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或发现问题,请以电话形式向天津市文明办反映。

  监督电话:022-83605796

  天津市文明办

  2021年10月23日

2021年11月天津市“中国好人”候选人名单

  敬业奉献类:

用敬业奉献铸就幸福人生的油田工程师

  尹瑞新,女,1972年10月出生,现居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道采油三厂生活小区,现任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三厂高级工程师,从事采油及修井工艺工作。她扎根一线,敬业奉献,拼搏进取,解决生产难题。先后取得省、局级科技进步奖35项,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2项,23篇论文在核心及省部级刊物上发表。面对采油厂偏磨腐蚀严重,生产周期短的难题,她带领团队刻苦钻研,研究形成13项高效治理技术,累计治理1268口井,创效2.6亿元。实现了深斜稠油油藏举升技术重大突破,各项机采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油藏领先水平。

  坚忍不拔,立足岗位攻坚克难

  尹瑞新作为大港油田公司一级工程师,一名工艺技术带头人,她凭着对石油事业的执着热爱,用敬业和奉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工艺难关。2008年针对采油三厂油井偏磨腐蚀严重、维护上修居高不下的技术难题,她带领团队扎根现场,通过先后近20余种技术研究试验,探索出以油管内衬技术为主的管理模式,先后研发了7项产品,提出了11种配套方法,并编写了标准和管理手册,打造成了公司示范推广项目。通过团队努力该项目共取得14项科技成果,2013年获得天津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累计治理偏磨腐蚀油井938口,月维护率由8.01%降至2.5%,累计减少维护工作量1513井次,减少原油损失3.15万吨,综合创效2.6亿元,实现了深斜偏磨腐蚀油井延长生产周期技术重大突破。

  近年来,她与团队针对深斜及稠油复杂油藏常规举升工艺效率低的难题,研究攻关高温动力液水力泵、深斜高温电泵、小泵深抽技术,使机采系统效率由21.6%提升至32.5%,达到国内同类油藏先进水平。研究试验低能耗高扭矩永磁体电潜螺杆泵等节能降耗技术,治理单井日耗电由980度降至114度,节电率达88.4%,累计节电1469万度,实现稠油冷采低耗高效生产重大技术进步;还针对作业过程油层污染问题,研究形成了适合不同油藏类型的油层保护技术系列,有效解决了修井作业过程油层污染问题,共计实施1639井次,产量恢复期由5.2天缩短为2.8天,累计减少产量损失7.3万吨。

  相互扶持 享受工作快乐生活

  尹瑞新夫妇生活中你谦我让、互敬互爱,工作中相互扶持、争先恐后。丈夫李彬现场经验丰富,妻子尹瑞新理论水平扎实,有时妻子遇见不明白的现场问题,就回家请教丈夫,在家讨论不清楚时,两人就直奔井场,看着实物一点一点分析论证,每解决一个问题二人都快乐得像小孩,充满了幸福和自豪感。二人共同努力先后研发4项专利,共同取得2项软件著作,他们发明的抽油杆打捞工具使打捞成功率由62%提高到91%,发明的井口整改工具使费用降低60%。因为热爱,他们把工作当作生活享受其中的快乐,因为质朴,他们坚守在采油三厂边远矿区,以厂为家,无私奉献。

  因沃土的培养,才有鲜花的芬芳。尹瑞新心存感恩,扎根基层,在共建和谐“小家”,奉献石油“大家”的过程中,不断幸福成长,在岗位上敬业奉献,用质朴与坚韧追逐着心中不灭的梦想,用付出与奉献践行着新时期石油人的责任与担当。

潜心教育重细节 矢志不渝育桃李

  王爱东,女,民进会员,天津市双港中学教师,天津市津南区第八届政协委员,天津市特级教师,正高级。从教31年,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一线,她创新了教研方式、心理疏导方式、家校合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尤其擅长作文和阅读教学,曾在全国多个省市做公开课、讲座。《中国教师报》、《天津教育报》多次做人物报道。她曾荣获全国百佳语文教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工人先锋号模范示范岗、天津教育十大人物、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民进会员等荣誉称号。

  一、坚守理想信念,传递中华文化的深邃至美

  她用热爱和执着坚守使命,用智慧与拼搏汇聚成绩。担任班主任26年、年级组长15年,教研组长12年,她追求卓越,韧中求进,创新语文课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师生以题课研究的方式,共同探讨、调查、分析,在过程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从高一到高三设计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她带领学生举办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百家讲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

  她的作文课和阅读课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90分钟的作文课,学生写、读、评、改,师生同写同读。

  二、潜心问道,不遗余力铸就学生成才梦

  作为年级组长,研究、反思、总结,是她工作的三部曲。研究学生心理,研究教材,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早晨7:10前到校,和所带年级班主任小结前一天学生情况,研究学生心理动态,预测可发生的变化。每周各学科组小结,平行班小结,找问题,推广好的做法。实行步步跟进的学生奖励制度。分层分组对学生进行分析鼓劲,视频短片励志,状元访谈,经验介绍,电话跟访、钉钉群、腾讯会议,不同时期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心理调节机制。科学精细的管理,全身心的投入,她带领老师们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创造的记录,为高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她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成长,赏识每一个学生,以爱子之心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和赞许鞭策其成长,用持之以恒的坚持扶助学生一天天的进步。

  作为长女,她有年迈需要照顾的双亲;作为母亲,她有日渐长大的孩子。她的父亲从51岁脑梗到77岁去世,26年里,无论家庭负担多重,学校里的她永远充满激情和活力。即使父亲最后完全不能自理的11个月,她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还是担任高三年级组长、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并出色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三、立足本岗,履职尽责,践行四个统一

  矢志不渝的对教育的执着让她不知疲累的演绎不同的角色。作为教研组长,她始终坚持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带领全体语文教师深入“语文生态园建设”课题研究,承办“全国中小学随笔化写作教学现场研修会”,承担高中随笔化教材编写。作为政协委员,积极调研走访、撰写提案;跟随政协领导就思政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参与津南区十四五规划的研讨,进言献策;在书香政协活动中开委员第一讲《守望麦田》,她始终行进在修养自己、唤醒灵魂、觉己渡人的途中。

  孝老爱亲类:

用真情与陪伴,撑起爱人生命的蓝天

  贡志超,男,38岁,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安装分公司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新址扩建项目生产经理。和许多人一样,一份热爱的事业、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是他人生的全部。然而,当厄运不期而至,心爱的妻子被无情的病痛折磨,他毅然选择了勇敢面对,以对妻子的柔情关爱与坚守付出,展现出当代“孝老爱亲好人”的卓越风采。2019年,获评“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

  他用真情与陪伴,撑起爱人生命的蓝天

  “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这是贡志超在婚礼上给予妻子最甜蜜温馨的承诺。然而,就在夫妻二人即将迎来家庭新成员之际,厄运不期而至。2014年2月,妻子怀孕产检时发现纵隔内长有11*10cm的大型肿瘤,后经医院确诊为癌症。这时,“保大还是保小”这个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剧情在贡志超身上上演。经过艰难的抉择,为了保住妻子的生命,贡志超放弃了成为一名父亲的宝贵机会,他陪妻子先后进行了3次手术、10余次化疗和20余次放疗,开始了与病魔的漫长抗争。

  “感觉好些了吗,我要上班去了,有什么情况立马联系我。”从清晨的问候,到日常作息的料理,很难相信,一个七尺男儿,在照料病妻的日日夜夜里,是如此的温柔倍至、细心周到。与病魔抗争需要坚强的体魄,为此,贡志超不仅每时每刻为妻子加油鼓劲,还想方设法为她补充营养。以前很少下厨的他,如今已经成为了样样精通的大厨。

  他用坚守与执着,扛起家庭前行的重担

  在给予妻子最大的关爱和包容的同时,贡志超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和压力。癌症的治疗与康复,意味着巨额的花费开销。为了给妻子治病,他不惜卖掉了仅有的一套房子。一笔笔金额不菲的支出,让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与日俱增。为了节省开支,除了妻子的治疗康复费用以及父母的生活费雷打不动之外,贡志超取消了一切个人开支。他不抽烟不喝酒,不买一件新衣服,没有应酬和娱乐,除了全身心照顾妻子和投入工作之外,贡志超开始了“苦行僧”般的清贫生活。他给妻子最好的营养膳食,自己却舍不得吃一顿红烧肉……为了当年婚礼上那个美好的誓言,这个钢铁硬汉承担起了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料与护理。妻子因为每天都要吃药,身体十分虚弱,听大夫说汗蒸有助于排毒,贡志超便省吃俭用,专门安装了汗蒸房,每日照料妻子汗蒸。几年来,为了更好地照料妻子,贡志超主动学习病理知识,几乎成了半个医药专家,医院没有合适的药物,他就自己联系药厂为妻子寻找药物。为了向一位知名中医学习理疗知识,他前后十多次上门请教,终于用一片赤诚打动了对方。在自学的过程中,贡志超常常攻读到半夜,由于长时间与药物打交道,他甚至能迅速辨认每一种药物说明书中的化学结构式。

  “为妻子坚持了这么久,你想过放弃吗?”,面对这个问题,贡志超毫不犹豫地说:“从来没有,只要她在一天,我就愿意照顾她。”对他而言,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妻子与父母,对于婚姻和家庭,对于工作和事业,贡志超用他的一言一行,交出了一份无悔的答卷。

坚强守护残疾丈夫,她把苦日子酿成蜜

  王萍,女,汉族,1982年5月出生,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姚村村民。2010年她的丈夫遭遇车祸,落下了终身残疾,王萍细心地照顾丈夫,一照顾就是十一年,吃饭、穿衣、洗漱,只要是能照顾到的,无论是多小的方面她都能想到,为了更方便地照顾丈夫,她就近工作,照顾完丈夫,还要辅导孩子的功课,经常熬到深夜。在丈夫因生活不便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她总是用热情去安慰丈夫和家人,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离不弃。执着坚守,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这句话是王萍精心照顾、细心呵护残疾丈夫的真实写照。

  不离不弃,坚强守护

  2004年,王萍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与高连庆喜结连理,婚后两人生活美满,随后他们的儿子出生,更增添了小两口生活的幸福指数。然而平淡幸福的生活并没有延续太长时间,2010年11月,灾难来临,丈夫高连庆突发车祸。

  虽然从“鬼门关”逃生,可是丈夫却落下终身残疾,并且大脑受到损害,生活不能自理,但王萍没有放弃丈夫和家庭,她说,“人活着就好,家也不会散。我要学会坚强,如果我倒下了,丈夫谁来照顾?孩子谁来照顾?我要把孩子带大,不能因为家里的变故,让孩子受委屈。”

  把苦日子酿成蜜

  丈夫残疾后行动不便,甚至连吃饭、穿衣、洗漱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情都需要王萍帮助,王萍说,丈夫刚刚残疾时,她完全不适应,但是她却从来没想过放弃,她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一晃就是十一年。为了全家的生活,也为了方便照顾家庭,王萍就近在村里做环卫工作,她每天准时到岗上班,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后,不仅要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儿子辅导功课,经常熬到深夜。谈起生活的艰难,王萍说:“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如今孩子已经上高中,丈夫的身体状况还算稳定,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她就这样为这个小家庭的幸福努力奋斗着,就这样不离不弃,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把苦日子酿成了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王萍悉心照料丈夫的饮食起居,但丈夫的神经损伤不可逆转,在此影响下,丈夫的性情变得偏执易怒。经常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跟她争吵,王萍心里说不出的难受。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将她压垮,而是让她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强。在丈夫情绪低落时,她不断鼓励丈夫,让丈夫重新燃起生活的斗志,在丈夫发脾气时,王萍强忍委屈,一边收拾自己的心情,一边安慰家里人,说丈夫是病人,不要计较太多,要多想想他以前的好,她经常说:“他发脾气,那是因为他生病了,他自己也身不由己,他是我丈夫,我有义务包容他,照顾他。”十一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坚守,王萍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她用内心的坚守维持着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健康的家,用不离不弃的守候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妻子”二字的内涵。

十多载如一日 书写人间孝悌 绵延夫妻真情

  冯福海,男,出生于1958年11月,是霍各庄镇北陈庄村的一名村民。他十年来不辞辛劳地照顾着年迈的母亲和重病的妻子,面对如此重担,勤劳朴实的他无怨无悔,默默付出,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丝毫不敢懈怠,除了做农活还会打些零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母亲和妻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他用自己无怨无悔的行动,诠释了“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撑起了一个家庭,感动着每个人。

  冯福海坚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和患病的妻子,精心伺候,从不厌烦。十多载如一日,他书写了人间孝悌,绵延了夫妻真情。患难与共见真情,命运夺走了妻子的健康,却给了他坚韧、不抛弃、不放弃的大爱品质,时间用十年书写了什么叫做不离不弃,诉说了什么是真爱。冯福海的事迹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爱情,更让我们懂得了怎样去爱。

  悉心照顾十余载 不离不弃诠释爱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老冯一家主要靠农活为生,为了给母亲和妻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有时他也在附近打些零工补贴家用。年迈的母亲半边瘫痪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老冯夫妻齐心协力一起照顾老人。直到有一天妻子突发脑溢血,给了冯福海重重一击,但他并没有被生活打垮,而是担负起了伺候母亲、照顾妻子的重任。虽然日子过得艰辛、清苦,但农家自有农家乐,冯福海总说:“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至少在一起。”老冯一直以来坚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做早饭,做好饭后服侍年过八旬的母亲起床、擦洗、用餐,收拾完毕后他就去附近打些零工;忙碌到中午回家,伺候母亲吃午饭,并定时搀扶母亲大小便,下午再去工地;晚上母亲睡了,他还要和妻子轮流起来几次,看是否需要帮助她大小便……2012年5月以后,服侍的对象增加了他的妻子张淑婷。这位憨厚的农村汉子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妻子的重任,就是这样一位“糙汉子”,照顾母亲和妻子毫不含糊,细致入微,一照顾就是10年。

  风雨同舟战病魔 坚持不懈做康复

  冯福海不仅要照顾母亲和妻子的吃喝拉撒,还一直坚持每天早、中、晚陪伴妻子进行康复锻炼,期待妻子能够康复起来,摆脱病魔,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病魔依然没有放过这家善良的人,2015年妻子张淑婷又因脑血栓再次入院,经过医治死里逃生。妻子出院后,冯福海每天晚上每隔十几分钟,都要给妻子翻身,生怕妻子睡得不舒服,怕妻子生褥疮,不顾自己十年来没睡一个安稳觉却依然无怨无悔,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正是因为冯福海的精心陪伴照顾,张淑婷现在的状态越来越好,已经可以自己翻身了,每天都是笑嘻嘻的,能看到她发自内心的幸福。

  面对大家的称赞,64岁的冯福海还是会不好意思。“只要我在一天,就会一直把她们照顾下去。”冯福海语气坚定地说道。作为儿子,他对卧床的母亲精心侍奉、无怨无悔;作为丈夫,他对患病的妻子不离不弃、倾心相守;他用朴实无华的真情、男子汉的担当书写和传递着人间孝悌、人间真爱。10年来,他细心呵护,用一颗爱心坚守在妻子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她。也正是这些年的辛劳,冯福海长了满头白发,与妻子张淑婷成了鲜明对比。时光流逝,冯福海的臂膀已不再坚实,但他对母亲和妻子的照顾从没懈怠。

  助人为乐类:

举手之劳平凡事 传递真情暖人心

  何先熬,男,53岁,中共党员,滨海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驾驶员。“开心乘车,温暖同行”,何先熬作为一名普通的公交驾驶员,至今已经19个年头。他始终秉承一颗真心对待乘客,时刻立足本职,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凭借他对公交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对乘客的爱心,近年来获得天津市道路运输企业“优秀驾驶员”、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驾驶员以车为家,爱心服务,把乘客当亲人

  何先熬把车厢当成家,将乘客当成亲人。他所驾驶的936路沿线途经5所医院、8家超市、24所学校以及8个早市,承担着区域内居民百姓的出行任务。由于服务人群复杂多样,特别是老年乘客较多,何先熬总是细心观察着乘客的动向,用他四川味的普通话温情地提示大家注意安全。在2017年年初,一次何先熬把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大爷扶上了车,老人对他的热情服务表示了充分肯定。他意识到,其实乘客的需求并不多,只要用一颗真心对待他们,就像我们对待亲人一样,他们就很满足。从那以后,何先熬在自己的车厢服务中,添加了更多的发自内心的真情,他用心装饰自己的车厢,还在车内准备了速效救心丸,降压药等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根据天气情况,他还会适时在车内增设爱心雨伞、防寒毛巾、防滑垫、保暖坐垫等便民设施,方便乘客按需取用。不仅如此,为了让乘客放心使用,他还时常清洗防寒毛巾、保暖坐垫。何先熬说:“我和乘客之间都是以心换心的,只要把乘客当亲人一样,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也会把咱们当作亲人。”

  成立“老何车组”,真情服务,推广先进经验

  2017年,由何先熬牵头,车队其他两位优秀驾驶员共同组成的“老何车组”正式挂牌。“老何车组”继续秉承何先熬在运营工作中“六个一”真情服务先进做法,即: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句关爱,一声叮嘱;一句你好,一个祝福。集团公司各运营部也纷纷前往“老何车组”参观学习,很多驾驶员一到他们车上就能感受到车厢有着家一般的温馨,能够从车厢服务中体会到他们对工作的用心。

  现在,在“老何车组”三名驾驶员的带动影响下,936路乃至更多线路驾驶员与乘客的相处越来越和谐。驾驶员与乘客都成了老朋友,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很多老人都喜欢乘坐936路公交车,可爱的老何头像和 “老何车组”四个醒目的字眼,是一张展示滨海新区公交集团优质服务的名片,是一瓶融洽驾驶员和乘客关系的柔顺剂,更是一枚授予优秀驾驶员的光荣奖章。

  何先熬始终用这种信念服务着乘客,也换来了乘客们的好评,他驾驶车辆车厢里的意见薄换了一本又一本,每本满满都是乘客对他的感激、表扬和祝福,何先熬用行动和乘客建立了亲人般的司乘关系。每当何先熬开着公交车经过东沽居民区,乘车的老人、马路上经过的行人,都会亲切地与他挥手问好。有的老人,还经常在站牌等他,一等就是很长时间,为的就是送他一份他们自己家里种的新鲜蔬菜!这些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孔,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让何先熬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由己及人推广手语 助残打破“无声”隔阂

  卢祥,男,汉族,36岁,听力二级残疾人。现住天津市南开区向阳路街延长里社区。2001年-2004年就读于天津市第一聋哑学校,2004年毕业后自由就业,因感于聋哑人就业生活困难,于2017年在水箱厂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从事公益性手语推广,2018年开始走上全职手语推广的道路。从2018年至今,在多家媒体和平台上发布作品,作品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事,集合了趣味性和实用性。虽然在初期异常困难,但在配偶陈建琦(听力言语一级残疾人)的理解和帮助下最终得到了广大聋哑人的认可和称赞。

  一、2780万和2780万分之一

  我国听障人群数量达到了2780万,占总人口比例1.99%。卢祥作为2780万残障人士中的一员,8岁时便进入聋校学习,与手语相伴近三十年。卢祥去医院看病时,因大夫语速过快会产生沟通问题。每当这个时候,卢祥的脑子都会冒出一个想法:听障人士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着沟通难的问题,如果所有人都会手语,那么这个难题就能解决。

  二、新的起点、新的开始:2018

  怀着对手语的热爱,卢祥不断进行着探索。在2018年3月,卢祥加入了天津创美扶残助残基地。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卢祥成为了公司的一名手语翻译。

  在工作中,卢祥发现公司里的听障人士来自五湖四海,因地方手语差异导致沟通不便。后来国家推广了通用手语,卢祥便积极响应号召参与推广通用手语。在公司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卢祥成立了创美酷炫手语团队,以帮助听障人士更好地去表达自我、与人沟通。由初步建立手语团队到接手手语歌表演队,卢祥带领着团队始终致力于公益活动,积极展示着残疾人自强自立的风采。

  三、疫情下的正能量,粉丝给予我力量

  2019年3月,卢祥在公司的帮助下开通了“手语微课堂”抖音号,开始在网络上教授手语。新冠疫情暴发后卢祥积极配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居家运营抖音号。他充分运用网络媒体,查询着最新、最热的话题,用手语的表现形式向大家展示时事热点,传递正能量,让居家防疫的人们关注疫情,了解手语。为了更好传递共克时艰的正能量,当好“疫情防控”和“手语教育”的宣传员,2020年5月,“创美酷炫手语”微信公众号诞生了。在近十万粉丝的支持下,卢祥用行动展示了他在推广手语路上的一点一滴,表达着消除听障人士与健听人士之间障碍和误解的初衷。

  四、一本书:我的新目标

  自2020年起,卢祥开始逐步进行《完全图解国家通用手语》(暂定名)的整理和编写工作,虽然工作量大且辛苦,但他甘之若饴。他大量查阅资料,对手语内容及准确性进行了校对整理。新手语与旧手语的区别、新手语手势的打法拆解、新手语的打法文字详解都需要卢祥一字、一句、一图地进行整理校对。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普及通用手语,为听障人士构建一个可以自由沟通的环境,唤起社会各界对听障人士的理解和关爱,让他们学习手语帮助听障人士,让听障人士走进社会、融入社会。

  为了打破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的隔膜,为了让听障者打开心扉,为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方面的沟通问题,让听障人士迈出家门,融入社会,为听障者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卢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听障人士失去的只是听力,并不是生活与漫长的人生。

  见义勇为类:

“英雄”教师—临危不惧斗盗贼,见义勇为显风范

  杨竞,男,1969年1月出生,现任天津市第一中学体育教师。他是一名“英雄”教师,在回家的电梯间突遇入室盗窃的惯偷,他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巧妙与歹徒周旋,最后和警方一起将小偷擒获,避免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见义勇为,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保护见义勇为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见义勇为行为,让人赞叹、令人感动。

  今年52岁的杨竞老师,是天津市第一中学的体育教师,10月24日他在南开区水上公园社区智擒惯偷的义举,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之歌。

  2020年10月24日晚七点多钟,杨竞老师下楼送完客人,返回电梯,当坐到八楼自家楼层,电梯开门的一瞬间,突然发现楼道站着一个人,此人穿着时尚,表情比较自然,杨老师当即询问此人找谁,此人回答找九楼的宋老师,不小心在八楼下了电梯。杨老师立刻从这个简单的对话中发现的此人的漏洞,因为他家所乘的电梯是刷卡到相应楼层的,访客不可能提前停到某层,杨老师心想“此人在撒谎”,立刻断定此人肯定有问题。

  此时杨老师沉着冷静,用言语稳住对方,找机会进屋马上拨打110,报告警情,然后立刻返回楼道,发现对方已经上楼了,对面邻居家的门已经虚掩着,杨老师此时确信自己的判断,此人是小偷,随即马上下楼,在一楼关好防盗门,将这个惯偷堵在楼内,等待公安民警,此时,犯罪分子意识到他的危险,马上下楼,强行离开,杨老师死死地堵住防盗门,小偷威胁杨老师说“你再不让我走,我就不客气了,我知道你住在这”,杨老师丝毫没有畏惧,说“你跑不了了,我绝不让你离开”,杨老师继续用力堵住防盗门,始终没让小偷得逞,不久公安民警及时赶到,将小偷擒获带走,随后杨老师又协助民警同志勘查现场,去派出所说明情况,一直忙到很晚才回家。

  事后警方证实,此人系惯犯,已经作案多起。由于杨老师警惕性高,遇事冷静,处理果敢,才将该惯犯擒获,避免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见义勇为,不是简单生命风险的交换,而是超越生命的价值追求。不可否认,见义勇为英雄的造就大多源于瞬间机遇与巧合,换言之,是杨老师那种不顾个人安危、临危不惧、勇于担当、机智勇敢的精神,护卫小区的平安和谐。

  2021年2月5日,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公安南开分局召开见义勇为表彰大会,隆重表彰杨竞等同志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杨竞同志获颁天津市见义勇为确认书,并代表受表彰的同志发言。在获奖发言中,杨老师说道“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任何一个心存正气的公民都应该随时随地积极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同时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人师表、弘扬正气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道德不是只挂在嘴上,善举不是纸上谈兵。任何时候,面对违法犯罪的发生,我们都应该伸出援手捍卫正义,为创造和维护安宁祥和的社会环境共同努力。”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打开天津志愿服务网

 
稿源:天津市文明办  编辑:刘卓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道德课堂——致敬道德模范 传承榜样力量
·养老院里欢乐多 众人高唱社会主义好
·天津非遗少年说
·探访天津黄河医院安宁疗护病房:让生命留爱不留憾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新报为外卖哥肖明颁发特别奖
·送餐途中灭火 外卖有了“英雄味道”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青马研读: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
·天津东丽区红领巾巡讲团创新宣讲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任益萱等担任主讲
·天津媒体调查:“趣味”旅游正在取代“区位”旅游
·天津南开区昌宁北里小区:全市首个“路灯充电桩”进小区 照明充电合二为一(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新华社蹲点记录:“女儿书记”林则银的“治理经”
·刘昭:我在天津河北区日方里小区当网格员的一天
·[视频]天津河北区王串场街道:“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圈(十项行动·基层治理在行动)
·天津日报评论:打好历史文化这张牌
·[视频]天津:陈敏尔赴蓟州区调研
·2023年天津市政务诚信评价结果发布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