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网 >> 温暖天津文明风
如此“二”的背后 是坚持和努力
2022/11/16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11月15日,持续近一年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落下帷幕,“艺术点亮新未来”项目继2020年之后第二次拿到了全国银奖。回想过往,经过学校推荐、区赛、市赛,再到国赛,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虽然没有拿到金奖,但是第二次摘银对于我们一个小团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结果。巧合的是,今年在天津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我们也是第二次拿到了金奖。

  我跟团队小伙伴儿开玩笑,今年咱们确实挺“二”的。但是如此“二”的背后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每一个老师和同学的辛苦付出。

  回想这几年,我们发挥艺术专业特色和优势,组织志愿者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墙绘扮靓新农村”“艺述中国好故事”等系列品牌活动,先后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天津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3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受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上百家媒体报道,并多次被学习强国转载。实话实说,作为一个草根小团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很自豪。

  当然,长期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面临很多困难。

  比如,经费不足,志愿服务本身就是爱和奉献,但是开展活动的材料费、保险费和交通费这些必须支出我们只能多方筹措,比如通过参加各类比赛、申请科研项目我们获取了一些经费,但是我们一年的活动费用可能比不上有的项目拍一个展示视频的费用。

  比如,作为志愿者的老师和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志愿服务都是靠假期挤出来的时间去开展。

  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我们依然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概括原因有三。

  首先,教育有创新,依托志愿服务平台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作为老师,引领学生成长是最大的责任,如何增强效果始终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在的大学生接触基层的机会日益减少,尤其是00后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吃着薯片儿、看着大片儿、玩着芯片儿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于“灌输式”的教育日益抵触,更倾向于在专业训练中、在专业能力培养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更容易在专业素质提升的获得感中体悟和认同主流价值。

  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和机会,无论是帮助乡村农产品设计包装、还是在农村创作墙绘、亦或者举办各类艺术作品展,都是依托艺术学生的专业开展。学生在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脉动,也让书本中的祖国和人民不再遥远,更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大有用武之地,不少同学立下了学习报国、到基层去的决心。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几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毕业以后有的成了教师、有的成了警察、有的成了专职党务工作者,继续在基层用青春报效国家。

  其次,学生有收获,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获得了快速成长。今年国赛评委提了一个问题,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意志是否得到了磨炼,我想这是肯定的。

  近几年由于获奖较多,综合测评可以加分,学生口口相传,申请加入团队的学生越来越多,每一次我都跟学生讲,加分不是主要的,在实践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更可贵。

  比如,学生的意志毅力得到了磨炼。开展志愿服务是很苦的差事,尤其是画墙绘,早起晚睡、日晒雨淋、蚊虫叮咬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以前很少吃过的苦。在白山市八道沟镇的南川村,我们几乎每天都是凌晨4点起床,衣服脏了,裤子都磨破了;在宝坻八门城镇的五道沽村,炎热的天气让衣服始终是湿透的,蚊子把腿咬成了连片的包,还有的同学被晒得过敏了。

  比如,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开展活动经常要面临各种新情况,我们经常讨论一个方案到半夜,只是为了第二天的活动能效果更好。活动如何更吸引人,如何设计、如何安排,既考验专业水平也需要通力协作。从设计一个方案到落地执行,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的全方位考验和锻炼,这种经历让学生受益匪浅。

  近几年,团队里涌现出了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

  最后,基层有发展,我们的付出让农村变得更美好。人总是对自己儿时的经历念念不忘,来自农村的我,总希望农村变得越来越好。毫无疑问,我们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未来更好的发展有了盼头。

  说起去农村,学生经常问,我们学艺术的能为乡村振兴做什么?我想,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各个专业都是大有可为的,作为艺术学生也必定有一片天地。

  比如,农村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气息不浓厚,我们立足弘扬红色文化、讴歌伟大成就、礼敬传统文化等创作作品,在农村举办各种主题作品展览,把作品集捐给农家书屋,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老百姓就非常喜欢。

  比如,农村孩子假期活动单一,我们的志愿者和小朋友共同创作艺术作品,开展讲长征故事、手绘四史、我给偶像画个像等活动,在孩子心里种下美好的种子,深受小朋友喜欢。

  比如,乡村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我们依托产品和包装设计专业优势,助力乡村农产品走向市场。这些活动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他们开心,我们志愿者也特别高兴。

  回忆过去,志愿服务会让你觉得,当你的付出,让别人变得更好,也有满满的成就感。我们已经坚持了很久,毫无疑问也会继续坚持很久,至于获奖,那是捎带脚儿的事,不影响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

  欢迎更多的志愿者与我们一路同行,世界终将在我们的努力中越来越美好!(王晓旭)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打开天津志愿服务网

 
稿源:学习 艺述  编辑:张丽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发放文明监督卡 天津公交8路请乘客“打分”
·盛夏送清凉 银发焕新颜
·枫叶正红时 剪出岁月温柔
·春晖在行动:烈日炎炎 服务解暑
·春晖在行动:非遗技艺“活”起来
·天津媒体评论:真藏不住了,天津的浪漫网友们都知道啦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诗朗诵:津门潮涌·武清新章——献给上合峰会与奋进的天津
·天津市道德模范马芳菲原创快板:依法养犬讲文明(二)
·天津河西区文明办王泽:以文明之绳破解养犬管理难题
·天津西青广电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揭牌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表彰座谈会举行
·[全视频]第八届天津市道德模范表彰活动
·[视频]京津冀关心下一代工作协同发展座谈会在津召开
·天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协调委致信广大市民:感谢您,城市文明使者
·“五爱”教育阵地丨建昌道街香湾凤苑社区:童心筑梦迎“七一” 红色教育润新芽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