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身边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明网 >> 精神建设进行时 >> 工作传真 >> 全市
精神文明报两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
2023/06/19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让文明之河日见其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而要让中华文明这条河流得远、流得长、流得好,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浚其源、涵其流、滋其体,如此才能日见其新。

  欲流之远,须浚其源。“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不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都有着中华文明的“泉眼”。只有通过不断的考古考证,将这些源头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深植中华文明的“根”和“魂”,才能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才能使得中华文明之河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欲流之长,须涵其流。一条大河绵延万里,除了有源头活水,还要有支流不断汇入其中。回望中华文明史,涵其流增其长皆有迹可循,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过程中逐渐丰富、成熟、壮大。因此,只有不弃涓滴、不舍细流,不停涵养、不断吸收,中华文明才能生出大水滂滂的泱泱气势,才能获得不断绵延的不竭动力,才能拥有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

  欲流之好,须滋其体。好的河流好的水体都有着好的生态,而好的生态,除了要有良好的水质,还应该“鱼虾共生”“多物并存”,关键还要有“水坝”、有“河堤”,有法则与规矩、尺度与温度,如此才会有生机勃勃的景象。保护中华文明之河的好生态,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同时又有底线、有规矩、有尺度,如此,中华文明这条河流才会越流淌越有生气。

  文明之河,日见其新。时代不断更迭,新时代我们要担起新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中华文明之河恒流千古而日见其新。(刘伟)“

 

历史“根”深 方能文明似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随着历史的沉淀,中华文明的根脉越扎越深,历史是根,文明是花,扎牢根脉才能绽放芳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创造的文化灿若星河,为全世界、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史记》《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数不胜数的典籍,都是中华文明开出的璀璨之花,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中华文明的延续纽带、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治国安邦的经验宝库。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在汲取历史经验中不断向前发展,中华文明在扎根历史基础上持续繁荣昌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百年党史的辉煌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更加坚定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这就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尊重历史、正视历史、借鉴历史,既不能故步自封、陈陈相因,也不能割断血脉、凭空虚造。我们要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历史是民族的源,是文明的根。只有增强历史自觉,才能触摸民族灵魂;只有加大历史传承,才能长存岁月记忆;只有掌握历史主动,才能绽放文明似锦。(陶鹏)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打开天津志愿服务网

 
稿源: 精神文明报  编辑:张丽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天津“公交婚车”开启别样幸福路
·女交警连捷:十二年无数次“转身”,无悔坚守“原点”
·天津滨海新区居民周希平空手夺斧救母女 荣登中央政法委发布的见义勇为勇士榜
·南京盲人夫妇携导盲犬来津旅游:“热心的天津人给予我们很多光明”
·“新天津人”张凯铭:多年诚信经营肉店 只为让顾客满意
·法治日报头版:天津律师胡英魁捐献造血干细胞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天马”圆满落幕 低碳实践书写“无废”新篇章
·@天津人 天马给您发来一封感谢信 请查收
·天津市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谈举措话落实
·天津媒体评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天津媒体评论:用“效应”换“动能”
·张工主持召开天津市安委会(扩大)会议
·天津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展开热议
·“00后”为什么爱上TA?
·600米,600年
·[视频]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风采展示活动举办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