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备受瞩目的天津马拉松成功举办。本届赛事将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全过程,着力打造了一场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赛事”样板,向各界递出了一张闪亮的城市绿色名片。
一、系统谋划,低碳引领赛事新风尚
赛事组委会与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紧密合作,首次系统引入循环经济模式,系统管理赛事废弃物,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赛事体系,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植于人心。
为凝聚最广泛的环保共识,赛事创新设置了“环保体验官”机制。百名体验官通过集章打卡,兑换了由再生材料制成的环保背包。同时,向全体参赛者发放的环保毛巾、种子名片及再生号码布等“绿色参赛礼包”,仅在物资环节便实现减碳超过11,640千克。
更为前瞻的是,本届赛事回收的塑料瓶等废弃物,将作为再生原料“化身”为未来的赛事装备,预计可实现高达16,000千克的减碳量,真正践行了“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理念。
二、文化赋能,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赛道沿线精心设置的“环保加油站”和“无废城市”主题宣传展位,不仅为选手加油鼓劲,更成为传播“无废”理念的生动课堂。志愿者们齐声倡导,广大市民热情互动,共同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绿色赛事氛围。
三、精益求精,于细节处彰显绿色诚意
从赛前举办的、全部采用可回收瓦楞纸搭建的马拉松博览会,到赛事当天起终点的旧衣回收点、遍布全程的分类垃圾收集设施,再到鼓励跑者自带水杯的温馨提醒,本届“天马”于细微之处展现了打造绿色赛事的坚定决心与专业水准。
“物资能用尽用、废弃物能减尽减”不仅是本届赛事的庄严承诺,更需要每一位参与者的身体力行。赛事虽已圆满收官,但一条整洁的赛道、一次低碳的实践,正是“天马”献给这座城市最美的礼物,也为“无废城市”建设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