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公益广告 诚信天津 文明有礼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天津文明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即将消失的村落
向阳村的水源变迁
2019/04/02
欢迎参与网络文明传播: 

  村情简介

  向阳村,曾用名下场、四十间房、仁慈庄,“文革”时更名向阳村沿用至今。有356户,1100人,多信奉天主教,耕地面积1329.96亩。位于街道办事处东1公里,东至东河,西至流芳台村,南至郭家台村,北至津北公路。2006年11月,向阳村因空客A320项目占地而撤村,于2010年11月启动拆还迁工作,村民搬迁到华明新市镇香园、馨园、悦园、敬园、慈园、芳园、锦园、润园、乔园。

  村名的由来

  向阳村是由天主教会创建的教徒聚居村。1906年,望海楼教堂本堂神父雷鸣远在津东排地购置荒地10顷,建土房40间,从蓟县、宝坻、交河及山东无棣等地招徕贫困教徒到此地落户,形成村落,名为“仁慈庄”。

  1966年左右,“文革”期间消灭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仁慈庄这个蕴含了宗教色彩的村名与红色主流思想格格不入,改名迫在眉睫。但是改成什么名字,也是颇费脑筋的一件事。当时有一首歌曲叫《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歌曲传遍大江南北。于是村民们商议把村名改为向阳村,一是为了表达村民对毛主席深挚的爱戴与敬仰,表示村民心向着党,心向着毛主席;二是万物生长、人民生活都离不开阳光,“向阳”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内涵,寄寓了村民对于村庄发展的美好期待。向阳村于1966年8月25日登报改此名之后,村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文革”时期,改名的村庄不止“仁慈庄”这一地,但其他村庄最终又改回原来的村名,只有“向阳村”的名字保留下来,且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向阳村的绝大多数村民已搬进金桥街九园——锦园、静园、香园、润园、芳园、慈园、馨园、悦园、乔园,其中一个园子用“向阳村”的前身——雷鸣远传教士所起的“仁慈庄”来命名,称为“慈园”,既是为纪念老村名,也是为传播天主教仁民爱物、慈悲关爱的教义。

  注:1996年版《东丽区志》载,向阳村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村。

  村中的天主教堂

  向阳村95%的村民信奉天主教,虔诚地学习天主教仁爱友善的教义,平时身体力行,热心助人,孝老爱亲,村子民风淳朴。向阳村的天主堂在么六桥乡赫赫有名,与骆驼房子的回民清真寺相互辉映,是么六桥乡的两处历史遗迹。

  天主教堂坐落在村大道上,主教区有320平方米左右,附属区有300-400平方米,是专门为修女和信教群众修建的。教堂里供奉着圣母玛利亚,怀中抱着年幼的圣子耶稣。教堂有主台,供传教士念经、祭祀之用,主台之后是一排排跪凳,供信教群众念经、祷告之用。教堂后门有一座小阁楼,30平方米左右,供唱诗班使用,并配有伴奏风琴。每到礼拜日,教堂里传来阵阵风琴声、唱诗班的歌声以及信教群众的祷告声,声音庄严而悠扬。教堂后身有一个大院子,为信教群众、修女活动场所。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曾关押过国民党残余势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曾收容过逃荒到津城的流民。

  1900年,比利时传教士雷鸣远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传教,1910年来天津后,偶然到了向阳村所在的地方,觉得这里地理位置好,于是购买了大片土地,盖起天主教堂,并对村民们说,只要信教,就分给土地,还送两块大洋。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不但能分到土地,还能凭空得到两块大洋,缘于对天主教的信仰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很多村民投入了主的怀抱,成为天主教徒。

  1928年,法国传教士傅尤特,1932年换了法籍高尔谦来村传教。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兵经常进村扫荡,骚扰群众,教堂也受到影响。教堂出资购置了几十支外国产的枪支,免费发放给村民、信教群众,用以抵御日本军队、国民党溃兵、土匪的骚扰。青壮年村民们拿到枪支都很高兴,闲暇之余就练习射击,提高自卫防御能力。听说向阳村村民配备了枪支,土匪流寇便不敢再来骚扰,甚至连日本军队对仁慈庄也有几分忌惮。

  解放后,建立起自传、自治、自养的新教会。1987年,市、区、乡拨款,教民们自愿奉献,共集资11万元,拆除了1934年建起的能容纳二百多人的教堂,新建了能容纳千人的教堂。

  由于拆迁,旧教堂已经废弃不用,但依然保持原貌。2012年,东丽区政府在华明新市镇乔园附近500米左右,仿照旧天主堂修建了一个新教堂。

  援朝英雄李文斌

  李文斌(1928—2005年)是仁慈庄(今向阳村)人,早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参军,后被解放军俘虏,改编至解放军部,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部队。其一生获得多枚奖章,荣誉都记录在他家的小红本上。

  在部队中,李文斌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爱做好事,名声很好,赢得队友们的一致赞誉。李文斌所在的志愿军炊事班人手少,忙不过来,他就经常帮着炊事班做饭,起早摸黑,劈柴打水,多年如一日。正是由于他的勤劳,使他在无意中立了大功。

  一个雪天的后半夜,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天还未亮,驻防营地的士兵们大都还在睡梦中,李文斌却和往常一样起床,去山上劈柴。他几乎是摸黑上山,沿着茫茫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突然,发觉前面乌黑的树林里似乎有动静,由于训练有素,他马上警觉起来,蹑手蹑脚地到树林附近,发现有韩军侦察兵在做侦察活动。他的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战友们都还在睡梦中,如果敌军趁着黑夜打过来,一排战士必将性命不保。

  李文斌是个胆大心细之人,他深知轻装前来劈柴的自己根本不是全副武装的韩军侦察兵的对手,这股敌人明显是有备而来,假如自己在这里与敌人发生冲突,一是无法回营地通报敌情,二是反而会暴露给敌人志愿军驻地就在附近的信息。幸好当时是大雪天,他用树林做掩护,轻手轻脚地慢慢回到营地。在他回营地的同时,敌侦察兵还在侦察情况、研究方案,没有对营地发动突然袭击。

  回到驻防营地后,李文斌从营房中拿起一支步枪,向韩军侦察兵所在方向胡乱射去,打其一个措手不及,韩军侦察兵以为暴露了行踪,顿时大乱。负责值勤的战士听到枪声,以为是操作不当引起了枪支走火,跑来刚要责难老李,只见韩军也开始开枪还击,一时枪声大作。

  战士们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拿起枪支,与敌对射。敌军主力还没有抵达战斗位置,听到枪声知晓计划暴露,于是停止了行军。敌侦察兵没有意料到这突然的变故,见援军不到就想要撤离。但志愿军驻地岂是敌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不一会儿将这一小股溃敌全歼在朝鲜的万千山林之中。

  李文斌在这次战役中立了大功,救了一个排的战士,受到了部队的嘉奖,而这只是他多枚奖章中的一个小故事。

  一寸山河一寸血

  九一八事变之后,跨海而来的日本侵略者在华夏土地上肆意践踏、胡作非为、实行“三光”政策,日占区人民被侮辱、欺凌,在死亡的威胁中苟且偷生。七七事变后,全国上下军民同心,掀起了抗日战争的浪潮——拉锯战、破袭战、地道战……处处展现了中国人的英勇顽强与战术智慧。日寇在天津时期,亦是犯下了累累罪行,一些故事也随之流传至今。

  仁慈庄的小长工约十四五岁,便死于日寇的刀枪之下,正是日寇残暴、滥杀无辜的一个缩影。中国人民经历痛苦而漫长、坚毅而英勇的八年终于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又卷入国共内战阶段,人民同样死伤无数、苦不堪言。西营门战役中殉国的战士遗体堆满了几十辆马车,后长眠于赤土村边的烈士墓园。向阳村的一位村民便是当时情景的见证。而在内战期间,也涌现出不少八路军智勇双全擒拿国民党特务的故事,在向阳村的教堂大院,便上演了这样神机妙算的一幕……

  (一)长工之血染墙头

  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某部日军驻守在天津张贵庄机场(现今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负责机场的正常运转、运输军需物资、武器和兵力。向阳村离张贵庄机场不远,时常会有这部日军的小股兵力来村子巡查,看是否有村民隐匿共产党、国军士兵。

  向阳村里有两条南北向的大道,相距不过五六十米。一条道连接着天主教堂,另一条道路连起村落里的每户人家。这两条道路十分宽敞,能够容纳两辆马车并驾而行。日军来向阳村,每次走的都是连通着天主教堂的这条大道。当时一户人家姓李,恰好住在大路沿线,因而首当其冲要受到日军的严密搜查。李家雇了两个长工,一个年纪大,一个年纪小只有十四五岁的光景。

  那个老长工当时正在田地里收割庄稼,远远地看到拿着长枪的几十个日军往李家方向行进,恐慌不已,赶紧抄小路跑回李家,看到小长工还在有条不紊地生火做饭,急忙说:“我刚在田地里,看见好多日军,你年轻腿脚快,赶紧逃走吧!”小长工不信,非要到门口看看。一看吓了一跳,那几十个日军已经快到李家门口了。

  小长工听到匆忙的脚步声,十分慌张,四处寻找藏身之处。日本士兵看到这个小孩子想跑,大为恼火,在后面紧追。小孩眼看着不能逃脱,走投无路,就想翻墙躲到隔壁家。就在他快要翻过墙头的瞬间,一个日本兵将其射杀。老长工听到枪声,急忙跑出来,只见那孩子死在墙头上,鲜血染红了半面墙壁。

  (二)老同志神机妙算,小战士搜出军官

  解放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国民党军队连连溃败。一些国军军官怕被俘虏,经常找偏僻无人的田地或者郊外扔掉自己携带的手枪。那些手枪制作精良、锃亮,都是德国制造,价值不菲。

  当时,由于担心村民们会私自收藏国军弃掷的物品,党中央规定,村民拾到国军手枪、衣物、生活用品等,必须上交,并报告拾到东西的具体位置,不准个人私自藏匿。八路军往往能够根据这些物品的位置,判断出国民党部队逃窜的方位,从而将其俘虏,关押在向阳村的教堂大院里。

  有的国民党军官很谨慎,为免身份暴露,穿着普通士兵的衣服,隐匿在军队中,很难被发现。当时,一个解放军小战士在教堂大院清点国民党军队人数的时候,发现军官不见了,没法儿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很苦恼。他告诉炊事班的一个同志,想请他出出主意。那炊事班的老同志见多识广,拍拍那小战士的肩头,笑着说:“不急,不急,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悄悄去教堂大院外守着,自然就能找到军官了。”小战士听他说的玄乎,又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但还是按照他的建议在院子外守着。

  繁星万点,夜深人静,小战士悄悄地走到教堂大院门外。不久,他听到了几声奇怪的声音,再细细一听,立即明白了,原来这国民党军官犯了大烟瘾,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再也忍受不了,发出痛苦的呻吟。小战士就这样搜查出了国民党军官,成功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

  (三)马车运遗体

  塘沽解放前,向阳村一片地域被国民党军队占领。村中一户李姓人家,男主人老李去外地置办货物,两个多月还没有回来。战争期间社会动荡,家里人很着急,暗想他八成是没命了。国民党军队投降,塘沽解放后,男主人却意外地平安归来。重见亲人,双方抱头痛哭。

  后来,时局渐渐稳定,老李才吐露两个月未归的实情。原来,他进城置办货物的路上遇到了解放军。解放军得知他是仁慈庄村民,希望他能给大伙儿带路,剿灭国民党势力,解放塘沽。老李知道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欣然应允。塘沽解放后,他又随解放军部队参加西营门战役。那场战役打得十分激烈,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在对方的火力猛攻下,依然获得战斗胜利。但在那场战役中,解放军战士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死伤百千人,烈士遗体堆积如山。

  收复西营门之后,解放军决定将战士遗体送往赤土村附近的一块平地进行集中掩埋。几十辆大马车浩浩荡荡,装载着为国献身的将士遗体。马头低垂,步履迟迟,马铃玎珰,天地同悲。赶车的师傅面容凝重,夹道送行的人群也都悲痛万分,随着马车慢慢向赤土村方向走去。

  水源变迁

  向阳村以前从不缺水,水质很好。村子附近有4条河流:接通大新庄的西河,么六桥下流经泥窝村的中河,过向阳村中转到东大桥的东河,以及三河汇入的海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么六桥就建了排灌站,负责村里农田庄稼的灌溉。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和饮用水都是直接来自河水或者沟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二十年间,向阳村的水质清澈见底,泛起粼粼细浪,村民经常下河捕鱼、捞虾、抓螃蟹。

  1964年左右,污水排放日益严重使得向阳村的水质受到影响。水质明显变差,表面泛起了大小不一的泡沫,河水颜色发黑,还有些微臭味。这时候的河水不能够直接饮用,人喝了得病,也不能用于灌溉庄稼了。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上级批准每个村子打一口井(受到污染的地区不只是向阳村一处)。于是,1965年,向阳村村民合力打了一口机井,供应平时生产、生活用水。

  为了保证地下水能够长久供应,一户一天只能打水一次。所以早上天还没亮,就有许多村民挑着水桶,到井边取水,往往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打完水之后,再合理分配好,多少供吃饭、饮用,多少洗衣,多少灌溉。每户村民男女老少都依靠井水维持正常生活、生产,虽然来去不方便,但是比从泛黑的河里取水安全、卫生多了。改革开放之后,村里有了自来水,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问题犯愁了。

 

扫描关注天津文明网微信

扫描下载志愿天津APP

 
稿源:东丽新青年  编辑:宋文婧
  即时热点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守护生命 “医”不容辞
·世界读书日 青年梦想家志愿者走进天津图书馆
·健康宣讲进校园 为健康成长护航
·青年梦想家油城首秀 二号院小学师生让爱扬帆
·“热血”暖津城:孙德泓和他的农民献血队
·天津动物园饲养员张新跃:我在猴山当段子手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中国青年报评论:该不该禁止挂床帘 先听听学生感受
·天津人人会说相声实锤?天大认真“逗你玩儿”!
·追忆:天津好人张明 用宝贵生命铸就忠诚警魂
·[视频]天津:陈敏尔赴静海区调研
·[视频]天津好人徐谊梅:用母爱托起希望
·天津媒体评论:以旧换新 惠企利民(附图示)
·天津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2024年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天津市道德模范刘晓程:国产人工心脏“火箭心”跳出科技脉动 已挽救150余人
·火车上听到求助广播 天津医学生刘振宇出手了
·天津日报理论创新版刊文:弘扬女排精神 谱写青春华章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7493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